府試的考試場次、內容同縣試差不多,主要是保結的廩生要多一名和考試場數有變化。
府試當天,楊興早早地起了床,父子二人跟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前往考場。
大街上人聲鼎沸,環顧四周,發現前來參加府試的人數與縣試相差不大,大約有七八百人的樣子。
在人群中,楊興看到了許多熟悉的面孔,他們有的是自己太和縣學子,有的是在詩會中結識的朋友。
卯時一刻,貢院的門準時開啟,楊興回頭對著楊父點了點頭,就跟著學子們依次接受初查,魚貫入場。
進入大門後,會有四名小童帶著大家分別進入四個考場,然後在門口再次接受軍士的搜身檢查後,方才進入考場,按考引尋到考試的位子。
這次考試除考引外,考生不能帶任何東西,就連筆、墨、特用紙張,也是都都由考場提供。
前兩場分別各考一天,第三場策論需考兩天,晚上睡覺的棉被也由考場提供,考生之間都被隔開,分別一個小屋內。
府試的座位和縣試不同,縣試只有一個容身之地,而府試卻有可以活動的空間,一個單獨的小板間。
府裡有錢,自然房間大點,加上府試第三場要考兩天,要在這裡睡一晚,所以空間更要大一點。
楊興坐下後,就有人將考試所需的筆墨紙硯、試卷給送來。
府試第一場考試,考四書五經,要求通三經以上,如果通五經則為上上者,其中《孝經》和《論語》是為必選。
五經之中還會分為大經、中經、小經,分別對應《禮記》、《春秋》、《詩經》、《易經》、《尚書》。
對應選擇一經或者兩經進行學習,考試的時候按要去默寫,出此題,既可考記憶,又可考書法。
拿到試題,第一題背誦默寫的是出自《孝經》,這可是楊興的專長,指定段落默寫很簡單,剩下的也不是大問題,基本回憶思考下就能下筆。
中午時分,題目已經在草稿默寫完成,楊興把卷子放到一旁用鎮尺壓住,喝了口水,拉動桌子旁邊的小鈴鐺,被巡場衙役帶去上了次廁所。
回來吃點飯食後午休,下午再把題目抄寫到試卷上。
府試考試期間一天裡可休息三次,期間會有人送來飯食和清水。
想上廁所的,也會有人專門引導並監視。
除了飯食有些清淡,只能看到點肉末,鹽也放很少,其他都還能抗住。
楊興上午去了一次廁所,剩餘兩次都放在了下午。
每次上廁所是真的麻煩,必須有人跟著,寸步不離,監視之人也不怕被燻死。
黃昏時分,第一場考試就要結束,陸續有人交卷,楊興一個時辰前就已把試卷完成。
現在看到有人交卷離開,又仔細檢查了一遍又一遍,確認沒有遺漏和寫錯字,才拉動了身邊的小鈴鐺。
隨後有兩人過來糊名,將考卷放入專用匣內,並收走一切物品,由巡場衙役領著走出考場。
楊興剛出考場,便見曾全等太和縣學子已在考場外等候閒聊著,上去打了聲招呼。
“楊兄此場如何?”曾全走上前笑著詢問道。
楊興淡淡回答道:“題已盡做,尚可。”
“能做完題,已不錯,有些學子都未能做完,那就提前恭祝楊兄榮獲案首。”曾全笑著祝賀道。
“多謝曾兄美言,也預祝曾兄名列前茅,我先回去客棧休息了,考後再聚。”
楊興和幾人打完招呼後,就在門口找到楊父一同回客棧休息。
第三日,卯時一刻,貢院的門一開,考過第一場的楊興,跟隨眾人進入考場,參加第二場考試。
今日所考雜文,是一些論、表之類的文體,主要考察考生的書法和習作能力。
到這會有點難度,這題不像之前縣試那樣有模擬破題過,需要思考琢磨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