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學是研究材料的製備或加工工藝、材料結構與材料效能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的科學。
它涉及的理論包括固體物理學,材料化學,與電子工程結合,則衍生出電子材料,與機械結合則衍生出結構材料,與生物學結合則衍生出生物材料等等。
材料學的應用在人類世界的方方面面,一個普適性極強的材料進步,影響世界程序都不為過!
在很久之前,受限於基礎科學的薄弱和研發資金不足,導致東方神秘大國的材料學都是依葫蘆畫瓢的模仿。
一直到近些年官方有錢,材料學的投入才開始漸漸增加。
這一增加投入,東方神秘大國的論文就稀裡糊塗地佔據了世界材料學四成。
雖然水分極多,很多都是為了評職釋出的,但體量的變多導致質量的變化。
東方材料科學,就這麼一不小心成為世界第一。
未來的20年,材料學將在東方綻放光華,不過基礎材料離人類生活太遠,人們暫時是感覺不出來材料應用的變化。
東方的材料科學研究院有很多,中科超導研究所,便是兔子家前沿材料和應用材料研究所之一。
前幾個月迪亞斯團隊聲稱發現室溫超導材料,這幾天又有隔壁半島宣稱發現LK-99室溫超導材料。
這讓研究所的擔子重上加重。
雖然迪亞斯團隊論文剛被駁回,棒子發現的LK-99超導材料最新研究發現不具備零電阻特性,但是在磁懸浮,抗瓷材料等領域也具備極高的價值。
這段時間來,研究所分出幾個專案組復刻LK-99,並試圖最佳化該材料。
這天早上,超導材料小組成員之一的博士生馬東寐端著保溫袋,頂著日漸稀少的髮型坐到電腦前。
他主要觀看國內外各大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處理研究所郵件,將重要檔案彙報給自家老闆。
這種枯燥的任務是馬東寐的工作常態,從海量的資料中分析有用的資訊,吸收供研究所消化,或者收集靈感。
若不是前些時日那棒子說研究出超導材料,其他研究機構都復刻出了實驗,馬東寐不會這麼勞累的。
“前幾個月是阿三,這幾天是棒子,若那幫沒品的人若是真研究出超導材料,勞資甘願把我手辦老婆送給他!”
習慣性地抱怨兩句,馬東寐眯著眼睛觀看起郵件資訊,直到一則個人郵件的標題引起了他的注意。
「一種將氣態氫低成本合成金屬氫製備的研究」
「附詳細金屬氫材料10g」
摘要:本文給出氣態氫在較低氣壓下合成的方式……
看過點題後,馬東寐一口濃茶差點噴出,氣得更是發笑。
“低成本?氣態氫轉金屬氫的合成方式?群發的?呵…膽子倒不小,竟然給國內重點科研機構都發了個遍,令人討厭的民科標題狗!”
金屬氫若是能那麼容易能製備出來,核聚變都問世了,製作純粹的金屬氫哪有那麼容易啊。
當前的世界,只有席爾瓦拉和迪亞茲團隊獲得合成金屬氫的方法。
他們為實現金屬氫結晶體付出極大努力。
實驗的步驟大致就是將一塊微小的固態氫樣品置於495千兆帕斯卡的高壓下。在這一極端的壓力下,由位於固體晶格點陣上的氫分子組成的固態氫分解,同時緊密結合了分子解離,繼而轉化為具有金屬性質的原子氫。
但是即便如此,這些原子氫也不過是亞穩定狀態,距離金屬氫差了十萬八千里呢。
馬東寐感覺民科發來的郵件,極有可能是某種吸收氫的簡單工藝。
這個世界上沒有純金屬氫製備方法,但卻有透過一些金屬粉末儲存氫的技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