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裝置啟動,躺著的技術員驚撥出聲。
“臥槽,我看到了!不睜開眼就能看到外面的東西。”
“現在是什麼感覺?”
“感覺到微微麻痺的感覺,好像有什麼東西朝自己腦子中鑽。”
“平靜心情,慢慢感知這種感覺,你會發現驚喜。”李嘉明淡定吩咐。
技術員聽從李嘉明的話,調整呼吸,仔細感知古怪的第三類視覺體驗。
然後,他“看到了更多”的模糊景象。
隨著注意力集中,這些景象迅速變得更為清晰。
“先是模模糊糊,像是馬賽克,黑白色的。咦,怎麼快速移動後畫面就非常模糊……”
“那是視覺處理問題,搖頭的速度放慢一些。”
聽著實驗者彙報體驗,眾人表現各不相同。
在一旁觀看的陳牧默默不語,眉頭皺起。因為這跟李嘉明之前發給自己的影片資料不太一樣。李嘉明發給自己的影片資訊顯示他們完成了機械義眼的色彩識別。
“難道是因為計算機運算處理能力不足,感測晶片雜波太多,李嘉明他們沒敢使用計算機叢集配合?”陳牧如此心想著。
一同來觀察這次實驗的張迅,此刻眼中卻露出喜色。
只見他快速走到實驗者旁邊,伸出三根手指問道:“這是幾?”
“是三!”
“這是什麼形狀?”
“這……這是一張紙,看不清楚裡面的圖案,就感覺一片黑白色。”
陳牧失望地看向李嘉明。
“陳總工,張工,這是我們特意設計的,頭戴義眼的視覺色彩是黑白色,一為減少視覺資訊處理負擔,二就是為了實驗者安全,特意減少了朝大腦傳輸的訊號,只設定了黑白雙色。”
陳牧揉起下巴思索。
旁邊的張迅激動插話:“這是義眼領域的歷史性突破啊!有了這個技術,我們至少可以讓全盲的患者恢復一定的視力!”
陳牧搖頭:“機械義眼效能太差!李教授,它的處理能力是不是受晶片運算能力限制導致如此設計的?”
李嘉明點頭,旁邊的戴廣業向陳牧解釋一些為何如此設計。
國內的電子晶片領域雖然大,但效能不太夠,他們給裝置裝的晶片跟演算法並不是專業演算法,需要進行大量最佳化,甚至是重新研製專業的視覺裝置處理晶片。
不過即便如此,這也是跨時代的技術。
但陳牧並不滿意這個義眼的效能。
他搖搖頭,緩緩說道:“太粗糙了,給盲人使用,與其說是義眼,不如說是個大號視覺增強器。”
陳牧一說這話,眾人的目光紛紛望去。
他們不明白陳牧為什麼會說出如此打擊士氣的話。
還好陳牧很快給予解釋:“諸位或許有些不理解,為何我說眼前的機械義眼缺點非常多。”
“這個機械義眼雖然具備臨床試驗的前置條件,但不適合大規模應用,我認為咱們還要做出更多準備,儘可能地解決實驗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陳工有什麼想法嗎?”李嘉明好奇地看著陳牧,希望他如何最佳化。
“就像剛才實驗者所說的,他“看到”的資訊不夠清晰,馬賽克很多,那是攝像頭模擬的電子訊號處理得不太精確。有大量錯碼和亂碼才導致這種問題。這就像是你看某些畫面打了馬賽克一般讓人不舒服?這對於患者而言並不友好!”
眾人點頭。
“除了這個致命問題,黑白色也太過單調,黑白色的影象清醒度並不高,動態視覺處理得非常模糊。”
“最關鍵的,是機械義眼整體重量太大,盲人攜帶後行動起來不太方便。”
“所以,我認為它還有巨大的改進空間!”
李嘉明等人思索陳牧的話,眼前的陳工多次用他的智慧給予團隊解決方案,他們認為陳工的挑刺行為是合理的。
張迅則感覺陳牧挑剔,張迅跟陳牧合作少,認為剛一問世的新技術有缺陷很正常,大家一點點改進就行了。
倒是跟隨陳牧的戰錘醫療研究團隊卻紛紛奉承起來:“陳工好厲害,竟然那麼快發現問題!”
“我以為這只是這些技術應用的頂點,沒想到陳工說這些裝置還有巨大的改進空間。”
“陳工,如果按照您的要求需要改進的非常多吧,那該如何改進啊?”
“讓我想想……”
陳牧揉著下巴,神遊天外地思索最佳化方案。
張迅看一幫人捧陳牧,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倒是李嘉明等人一臉熱切地看著陳牧。
前段時間李嘉明多次從陳牧這邊得到讓人腦洞大開的點子,他們認為陳牧一定能夠給出更完美的解決方案。
當前的機械義眼一共有三個核心模組。
視覺訊號接收模組,視覺感知模組和視覺資訊處理模組。
這三個東西雖然都經過了實驗室生產,但可移動性非常差勁。
裝置必須要小型便攜化,真正地變成盲人頭戴式輔助義眼。
除了這個,還需要設計專業的視覺資訊處理晶片和軟體與演算法,最佳化視覺訊號。
就算是視覺處理晶片的設計和生產都是一個超級大工程了,更不要說後續的最佳化。
不過再難,也必須要提出來,陳牧緩緩將更好地最佳化方案說出來。
“錢花得多,更加耗費時間啊!”
“但陳總提出的新機械義眼更加適合盲人使用。”
“我認為需要按照陳總的來。”
大家聽過之後,便你一言,我一語地開始討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