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冷了,我穿黃袍很合理

第22章 太想進步

他提議的時候,並沒有將話語說的太強硬,是軟著來的,這樣不僅保住自己小命,也能讓朱元璋聽進去,挽救下大明這棟內憂外患的房子。

“是啊皇上這幾年間南征北戰,前幾年對北方多次用兵,這些年又對西南進行大規模征伐,再打下去,民生多艱難,國庫虧空,願皇上為百姓為社稷,為天下,為我大明萬世江山著想。”

另一名大臣眼見有人當了出頭鳥,也是諫言道,隨後撲通一聲,跪了下去,他們只是一時被朱元璋嚇的不敢說話,沉默不語,並不是他們沒有報效國家之心。

畢竟啊,這君子不會說謊,但他在權力的威懾下,他也只會選擇沉默不語,美名其曰,識時務者為俊傑。

“天下戰亂久矣,願皇上收斂好戰之心,施恩於天下。”

緊接著又是一名大臣諫言道。

“區區千百山匪,便要動用數萬大軍,合乎情理否?糧草不知己多?於國朝利大否?且北方今年蒙古擾邊,不為其備糧備戰否?請皇上深思!”

有著前面的大臣做示範還沒被處罰,剩下原本中立態度的大臣,也紛紛倒像他們一方,也跟著附和諫言道。

畢竟這也能給朱元璋留下個忠心印象,讓他們能有機會被朱元璋重用,他們也想進步。

朱元璋眼見越來越多大臣諫言,不由嘆息一聲,知道事不可為,如今這種滿朝文武大臣,基本都持反對意見的情況下,就算他是皇帝,領導一個大明王朝,但面對這種情景,他也只能先認了。

他也總不能把這些文武大臣全殺乾淨,不然自己這大明就真的是無人可用了,到時怕不是上朝只剩他一人了。

他也不是沒有腦子,只是當時一時氣糊塗,被那名頭鐵大臣所觸怒,所以才不聽他解釋,將其腰斬,說到頭,他也只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帝王威嚴,圖個麵皮。

“近梅雨季,山匪聚集居於山中,大軍不便征伐,雨中泥濘,剿匪更多不便,既然如此便定為明年征伐,諸臣可還有事稟告?”

朱元璋無奈答應下來,退讓一步,他已有下朝之意。

就在這時,翰林院大學士劉三吾,從原本並不起眼的人群中,擠了出來,進入朱元璋視線之內。

“太子薨逝,臣深感惋惜,但國不可一日無備,請陛下為國本考慮,挑選太子太孫。”

劉三吾上前幾步,拱手稟告道。

“國有長君,社稷之福,燕王與朕年輕時相似,朕欲立之,如何?”

朱元璋還是很看好朱棣的,畢竟朱棣打仗這一方的能力挺不錯的,在北平屢次抵擋草原侵犯,因此也磨練對軍事方面的能力,對打仗方面挺不錯的,他只需安排賢能之士輔助,就可保住大明太平盛世。

畢竟都是他兒子,被他用鞭子也沒少抽,他也知道自己每個兒子的德行。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