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坐在宿舍的窗臺邊,手裡拿著一封來自家鄉的信。信是母親寫的,字跡歪歪扭扭,但每個字都透著濃濃的期盼。
“德兒,聽說你在長安過得不錯,娘心裡高興。村裡的王老三家,因為交不起稅,房子被官差給拆了。他家那個小孫子,才五歲,現在跟著爺爺在街上要飯……”
張德的手微微顫抖。他想起了程巖那天說的話——改變這個時代,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
如果真的有這個可能,他還有什麼可猶豫的?
“張兄,你想好了嗎?”裴行儉走了過來,在他身邊坐下。
“你呢?”張德反問。
裴行儉苦笑:“我們這些洛陽來的,商量過了。與其在官場裡被那些世家子弟踩在腳下,不如搏一把。就算失敗了,也比碌碌無為強。”
“那其他人呢?”
“有十幾個人打了退堂鼓,說什麼'此事太過荒誕,不敢參與'。”裴行儉搖搖頭,“膽小鬼,註定成不了大事。”
張德看著手中的信,下定了決心。“我跟。”
***
三天後,程巖的書房裡。
相比三天前的二十多人,現在只剩下了十三個人。張德、裴行儉,還有幾個洛陽舉子,以及兩三個其他地方來計程車子。
程巖掃視了一圈,臉上沒有任何失望的表情。“很好,能留下的都是有魄力的。那些離開的,我已經安排王玄策給他們找了合適的職位,各自安好。”
李明月從屏風後走出來,手裡拿著一沓檔案。“既然大家都決定跟我們幹,那就不要再叫什麼侯爺、公主了。私下裡,叫我明月,叫他程巖就行。”
“這……這不合禮法。”一個士子有些為難。
“禮法?”程巖冷笑,“我們要改變的,就是那些腐朽的禮法。在我們這個團隊裡,只有能力和忠誠,沒有出身和等級。”
李明月點點頭:“從今天起,你們就是我們的核心班底。每個人都會有明確的分工和職責。張德,你的算學天賦不錯,以後負責財政方面的事務。”
“裴行儉,你的組織能力很強,負責人事和協調。”
她一個個點名,給每個人都安排了任務。最後,她看向程巖:“還有一件事要宣佈。”
程巖站起身,聲音裡帶著一種說不出的鄭重:“一個月後,我和明月的婚禮,你們都要參加。不過,這不是普通的婚禮。”
“怎麼說?”張德好奇地問。
李明月的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我們要借這個機會,向整個長安,向整個大唐,展示我們的理念。”
“婚禮上,會有很多達官貴人,世家子弟。”程巖接著說,“我們要讓他們看到,什麼叫真正的新時代。”
“具體怎麼做?”裴行儉問。
“首先,婚禮的儀式要簡化。”李明月說,“不要那些繁文縟節,不要什麼三媒六聘。我們要的是真情,不是形式。”
“其次,”程巖補充,“婚宴上的菜品,要體現我們對百姓的關懷。不要山珍海味,要的是五穀雜糧做出的美食。讓那些貴人們嚐嚐,普通百姓的飯菜是什麼味道。”
張德聽得眼前一亮:“這個想法好!既體現了侯爺和公主的親民之心,又能讓那些貴族反思。”
“最重要的是,”李明月的聲音突然變得嚴肅,“婚禮當天,我們要宣佈一個重大決定。”
“什麼決定?”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程巖和李明月對視了一眼,然後,程巖開口道:“我們要在藍田,建立一個試驗區。在這個區域內,推行全新的政治制度。”
“什麼制度?”
“選舉制。”李明月的話,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房間裡爆炸,“讓百姓自己選擇官員,讓有能力的人上臺,讓無能的人下臺。”
房間裡,死一般的寂靜。
這個想法,太超前了,超前到讓這些古代人感到恐懼。
“這……這可能嗎?”一個士子顫聲問道。
“為什麼不可能?”程巖反問,“百姓是最瞭解誰能為他們做事的。與其讓那些不學無術的世家子弟世襲為官,不如讓真正有能力的人上臺。”
“可是……陛下會同意嗎?”
李明月笑了:“我哥哥李世民,是個明君。只要我們能證明這個制度的優越性,他不會反對的。”
“那就從婚禮開始。”程巖站起身,走到窗邊,“一個月的時間,我們要把這場婚禮,辦成一場震撼整個時代的盛事。”
他轉過身,看著這十三個人,眼中燃燒著熾熱的火焰。
“諸位,歷史的車輪,即將從我們手中開始轉動。”
“你們,準備好了嗎?”
***
一個月後,長安城。
整個城市都沉浸在一種前所未有的興奮中。藍田侯程巖要娶永嘉公主的訊息,早已傳遍了大街小巷。
但更讓人好奇的是,這場婚禮的種種傳言。
有人說,程巖要在婚禮上展示他的新發明。
有人說,永嘉公主要親自下廚,為賓客準備飯菜。
還有人說,這場婚禮不會按照傳統禮制進行,而是要搞什麼“新式婚禮”。
無論傳言如何,有一點是確定的——這將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婚禮。
而在藍田學堂裡,程巖和李明月,正在為這場即將改變歷史的婚禮,做著最後的準備。
“緊張嗎?”李明月問程巖。
“有點。”程巖老實承認,“不是因為婚禮,而是因為我們要做的事。”
“我們在賭。”李明月握住他的手,“賭這個時代,已經準備好接受改變了。”
“如果輸了呢?”
“那就重新開始。”李明月的眼中,閃爍著不屈的光芒,“反正我們有的是時間,有的是機會。”
程巖笑了,那是一種充滿希望的笑容。
“那就讓這場婚禮,成為新時代的開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