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系統詐騙,我成了天后的白月光

第99章 技驚四座!

教學樓門口,人漸漸多了起來。餘逸和林若璃加快腳步,穿過人群,走進了略顯空曠的考試專用教學樓。這裡已經被清場,為餘逸的實操考試做準備。

“呼……”林若璃終於鬆了口氣,摘下墨鏡,露出一雙顧盼生輝的眸子,“你這學校的同學們,熱情得讓人招架不住啊。”

“習慣就好。”餘逸笑了笑,指了指走廊盡頭一間掛著“多功能音樂廳”牌子的教室,“就是那裡了。”

“若璃姐,你在觀眾席找個位置坐吧,監考老師和評委應該都在裡面了。”

林若璃點點頭,重新戴上墨鏡,只是沒再拉上口罩,露出精巧的下巴:“加油!餘逸弟弟,讓那些老教授們開開眼。”她的語氣帶著一種對餘逸實力的絕對信任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

餘逸深吸一口氣,推開了音樂廳厚重的大門。

裡面光線明亮,舞臺中央擺放著一架三角鋼琴,旁邊還有譜架和一排空著的椅子,顯然是給臨時樂隊準備的。舞臺下方第一排,坐著幾位神情嚴肅的老師,其中兩位餘逸非常熟悉——舒曉飛院長和嶽軒主任。

兩人並排而坐,舒姨臉上帶著一絲玩味的笑容,嶽主任則是一副摩拳擦掌、準備好好“檢驗”餘逸的樣子。旁邊還有幾位作曲系和表演系的資深教授。

看到餘逸進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嶽軒率先開口,語氣帶著點揶揄:“喲,我們的大天才來了?昨天筆試卷子做得挺快啊,還嫌題簡單浪費你時間了?”

餘逸摸了摸鼻子,有些尷尬:“嶽主任,一時口快,您別介意。”

舒曉飛優雅地抬了抬手,制止了嶽軒繼續調侃:“好了,嶽主任,餘逸,準備開始吧。”

“今天的實操考試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現場即興創作與演奏。我們會給你一個主題動機,你需要在一個小時內,圍繞這個動機完成一首結構完整至少包含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的鋼琴小品,並現場演奏。第二部分,作品集答辯,針對你提交的作品集進行闡述和問答。明白了嗎?”

“明白,舒院長。”餘逸神色認真起來。

“好。”舒曉飛看向旁邊一位負責提供動機的教授。

那位教授拿起一張卡片,朗聲道:“主題動機:C大調,上行四度跳進(C-F),隨後級進下行(F-E-D),節奏為附點加兩個八分音符。給你五分鐘思考時間,然後開始計時一小時創作。”

動機很簡單,甚至可以說是基礎。

但這恰恰考驗作曲家的功力——如何在簡單的框架下構建出豐富、有深度、有邏輯的音樂世界。

餘逸走到舞臺中央的鋼琴前坐下,閉上眼睛,手指懸在琴鍵上方。

動機的音符在他腦海中清晰地迴響:C-F-E-D。

這不是單純的音符排列,而是一個等待被喚醒的生命體。

這麼多天的學習成果,現在就是展現的時候,餘逸需要賦予它性格、色彩、呼吸和故事。

臺下的教授們都屏息凝神。

林若璃坐在觀眾席靠後的位置,也緊張地攥緊了手。

林若璃研究的寫曲子這件事已經有好幾個月了,但研究的只是表面,畢竟她最開始的目標不是成為作曲人,而是寫出一首流行音樂,對於更深層次的複雜作曲理論,很顯然,她只是淺嘗輒止罷了,以至於她現在不懂那些深奧的作曲理論,但她能感受到此刻舞臺上的凝重氣氛。

五分鐘轉瞬即逝。

餘逸睜開眼,眼神銳利而專注,他拿起鉛筆和空白譜紙,沒有絲毫猶豫,筆尖在紙上飛快地滑動起來。

音符如同被馴服的溪流,順暢地流淌出來。他並非在艱難地“創作”,更像是在“記錄”腦海中已然成型的樂章。

臺下的嶽軒和舒曉飛交換了一個眼神。

他們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訝。餘逸下筆的速度太快了,幾乎沒有停頓和塗改,那份自信和篤定,彷彿胸有成竹。

恍惚之前,昨天餘逸用兩個小時時間便寫完四科考試的畫面不再存在於他們的想象中,反而親自降臨在他們眼前。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餘逸時而快速書寫,時而停下手指在琴鍵上輕輕按下幾個和絃,驗證和聲效果,隨即又埋頭疾書。他的動作流暢而高效,沒有絲毫慌亂。半小時剛過,餘逸放下了筆,將完成的樂譜整理好。

“舒院長,嶽主任,各位老師,我完成了。”餘逸的聲音在安靜的音樂廳裡格外清晰。

“什麼?”一位負責計時的老師下意識地看了看錶,“才三十分鐘!”

“你確定完成了?”嶽軒忍不住問道,“包含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

“是的,嶽主任。”餘逸肯定地回答。

教授們面面相覷,都有些難以置信。

舒曉飛壓下心中的波瀾,沉穩地說:“好,那麼請開始你的演奏。餘逸,記住,這不僅是技術的展示,更是音樂表達力的體現。”

餘逸點點頭,將樂譜放在譜架上,調整了一下坐姿,雙手輕輕落在琴鍵上。

第一個音符落下——正是那個主題動機:C-F-E-D。清晰、乾淨,帶著一種內斂的張力。

緊接著,音樂如同被點燃的引信,瞬間鋪展開來。呈示部在主調C大調上清晰地展現了主題,旋律優美而略帶沉思,左手是流動的分解和絃織體,營造出溫和而略帶憂鬱的氛圍。主題重複時,他巧妙地加入了內聲部的對位線條,讓音樂瞬間立體豐滿起來。

發展部開始了。

餘逸沒有選擇激烈的衝突,而是將主題動機進行了精妙的變奏。調性開始遊移,從C大調轉到了關係小調A小調,色彩頓時變得陰鬱而深邃。動機被拆解、重組、倒影、拉伸……他運用了精妙的復調手法,左右手彷彿在進行一場深刻的對話,時而呼應,時而對抗。

節奏也變得更加複雜,切分音和臨時變化音的運用增加了緊張感和戲劇性。這一段展現了他對動機發展的強大掌控力和對和聲色彩爐火純青的運用。

嶽軒聽得眼睛發亮,這正是他研究的流行音樂中常用來製造情緒張力的手法,卻被餘逸用在古典風格的鋼琴小品中,毫無違和感。

高潮部分,餘逸的左手在低音區奏出強有力的八度進行,右手則在極高音區奏出動機的變形,如同在風暴中掙扎攀升的飛鳥,充滿了力量感和不屈的精神。音量逐漸增強,最後以一個強烈的不協和和絃懸停,製造出巨大的期待感。

再現部迴歸C大調,但並非簡單的重複。

主題變得更加寬廣、深沉,帶著發展部洗禮後的沉澱與釋然。餘逸在再現部中融入了新的對位聲部,使得音樂層次更加豐富,情感表達也更加飽滿。結尾處,主題動機最後一次出現,輕柔而悠遠,如同一聲滿足的嘆息,最終消失在寧靜的琶音中,留下無盡的餘韻。

最後一個音符消散在空氣中,音樂廳裡陷入了一片沉寂。

餘逸緩緩收回雙手,放在膝上,微微喘息,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