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喜劇演員在舞臺上看著光鮮亮麗用盡自己的手段只為博得觀眾一笑,其實在背後沉默甚至於得上抑鬱症才是真正的他。
對於《淋雨一直走》這首歌而言,它其實也是這般。
《淋雨一直走》很顯然是一首勵志歌曲,但在吟唱的時候,如果沒有對應的經歷,你情感無法達成共鳴,就算歌詞曲子都是上乘之作,但最終版本依舊會差強人意。
當初林若璃在看到這首歌第一眼之時為什麼反應那麼大,就是因為強烈的情感共鳴。
這首歌每一字每一個音符都在勾勒出曾經的畫卷。
或許對林若璃而言,如果當初那段窮困潦倒的時期,她聽到了這首歌她或許會獲得不一樣的精神力量,便不會覺得生活那麼苦。
她拼了命來錄製這首歌,有“我必須思考這是不是我今生唯一的機會”原因在或許也有“希望所有處於苦難之中的人聽到這首歌能重新鼓起勇氣向前”的勉勵在。
但究竟為何,誰知道呢?
……
“黑色的童話,是給長大,的洗禮,要獨特才是流行,無法複製的自己,讓我連受傷,也有型,這不是脾氣,是所謂志氣!”
……
“有夢就別怕痛,淋雨一直走,是道陽光就該暖和,人都應該有夢!”
“Oh,有夢就別怕痛!”
“淋雨一直走,是道陽光就該暖和,人都應該有夢~!”
“Oh,有夢就別怕痛!”
三分二十四秒全歌完。
音樂在所有文娛作品裡不客氣講就是獨樹一幟的存在,因為它有一股魔力,能最快且最大程度的讓你感受到情緒,讓你進入創作者給你編織的大網裡。
常志行坐在座椅上,整個人身體繃緊,空氣中再也沒有一絲聲音,常志行的雙眸宛如一道炙熱的火舌,死死盯在面前的電腦螢幕上。
此時對於常志行來說,腦海中只剩下一道聲音——
人都應該有夢,有夢就別怕疼。
林若璃的聲音如洪鐘巨響,不斷迴盪在他的腦海,每一個字元像是跗骨之蛆無法驅逐。
在聽完整首歌后,毫無疑問《淋雨一直走》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所有文娛作品追逐的終點,這也是所有文娛受眾所期待的終點。
整首歌每一字跗骨之蛆的字元都在告訴他——
若即將墜入深淵,那便從墮落的半空中生出翅膀。
若即將落入洪流,那便從洶湧的浪濤中躍向彼岸。
若即將捲入流沙,那便從混沌的荒境中奔向森林。
大雨滂沱,澆不滅信念的火焰;前路崎嶇,阻擋不了堅定的步伐;尖酸譏諷,壓不下昂揚的鬥志。因為我們懷揣的,不僅是夢,還有那份對至美的希冀。咬緊牙關,無畏向前,度過人生的風暴和雨季後,將迎來萬虹橫空,那是夢的絢縵,也是痛的綻放,更是美的暈彩。
是的,寶石就該璀璨奪目,陽光就該明媚溫暖,不管現在的我們身處何等境地,身臨何種困惑,請相信,在雲銷雨霽時,你就能嗅到夢的芬芳,看到痛開出的灼灼芳菲。
淋雨一直走,踏遍萬水千山,不枉此生行;追夢腳不停,走過浮世三千,不負韶光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