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故意拖長了語調,大螢幕隨之亮起,上面緩緩浮現出兩個巨大的、彷彿帶著千鈞重量的黑體字:
【放下】
“下一期,《旋律的王座》第五期,我們的創作命題是——”
主持人一字一頓,聲音如同重錘敲擊在每個人的心鼓上:
“放!下!”
兩個字,如同投入滾油的水滴,瞬間引爆了剛剛平復的現場和直播間!
“放下???”
“臥槽!這命題……比‘父親’還狠啊!”
“放下什麼?放下執念?放下仇恨?放下過去?放下愛人?放下自我?”
“這命題太哲學了!太難了吧!”
“感覺比粵語和父親都抽象!司徒蒼這是要放大招了?”
“絕對是衝著逸神來的!讓他‘放下’連勝的姿態?”
“逸神:哦,放下啊……”
“#旋律王座命題放下#爆!感覺下一期要神仙打架了!”
備戰區內,選手們剛剛從《單車》帶來的震撼和餘逸92%票數的打擊中稍微緩過神,又被這突如其來的“放下”命題砸得暈頭轉向。有人茫然,有人皺眉深思,有人感到棘手無比。
林默猛地抬起頭,金絲眼鏡後的目光銳利地射向大螢幕上的“放下”二字,又迅速轉向餘逸的方向,眼神中燃燒起一種近乎偏執的火焰。放下?不!他絕不能放下!他必須贏!必須擊敗餘逸!這命題,或許是他的機會!
而風暴的中心——餘逸。
他站在舞臺中央的聚光燈下,手中還握著那座璀璨的水晶王座獎盃。當“放下”二字出現在大螢幕上時,他那總是漫不經心的眼神,幾不可察地凝滯了一瞬。
“放下”……
這個詞語,像一把無形的鑰匙,猝不及防地捅進了他記憶深處某個塵封的、帶著尖銳痛楚的角落。一些刻意被遺忘的畫面碎片——刺耳的剎車聲、冰冷的雨夜、姐姐餘欣妍蒼白卻帶著溫柔笑意的臉,以及那句隨風飄散的微弱叮囑“小逸…要好好的…放下…”——猛地翻湧上來,帶來一陣短暫卻尖銳的眩暈。
他握著獎盃的手指,微不可查地收緊了一瞬,指關節有些泛白。那抹慣常的、玩味的笑意僵在了嘴角。
但僅僅是一瞬。
下一秒,他臉上所有的異樣便消失無蹤。那抹慵懶的、彷彿對一切都無所謂的弧度重新爬上嘴角,甚至比剛才更深了些許。他微微歪了歪頭,看著大螢幕上那沉重的“放下”二字,用一種近乎輕佻的、卻足以讓全場和直播間聽清的語氣,慢悠悠地吐出幾個字:
“哦,放下啊……行。”
話音落下,他不再看任何人,也不再理會主持人後續的話語,隨手將那座象徵著榮耀與勝利的水晶王座獎盃,像丟一件無關緊要的玩具般,隨意地塞到了旁邊還有些發懵的鐘志傑懷裡。
然後,在無數道震驚、探究、敬畏的目光注視下,他雙手插回褲兜,邁著那標誌性的、懶洋洋的步伐,徑直走下舞臺。追光燈追隨著他的背影,將那孤高畫質冷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消失在通往後臺的通道陰影裡。
彷彿剛才那瞬間只是所有人的錯覺。
留下滿場譁然,和關於“放下”的無限遐想與更深的懸念。
《單車》的威力並未隨著第四期節目的落幕而消散,反而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漣漪持續擴散,最終匯聚成席捲整個華語樂壇的滔天巨浪。
熱搜榜上,#單車看哭全網#、#餘逸92%票數再創紀錄#、#鍾志傑天籟之音#、#中國式父愛#等詞條持續霸榜,熱度居高不下。各大音樂平臺,《單車》空降所有榜單首位,播放量以恐怖的速度飆升,評論區更是被淚水淹沒:
“單曲迴圈第十遍,還是哭成狗。爸,我想你了。”
“歌詞太狠了,‘不說一句的愛有多好’,這不就是我爸?”
“‘承受我的狂或野’……唱出了多少叛逆兒子的心聲和愧疚。”
“鍾志傑的聲音像有魔力,把逸神歌詞裡的情感全唱活了!”
“餘逸是神!他怎麼能把‘父親’寫得這麼痛又這麼暖?”
“#聽完單車給爸爸打電話#成為現象級話題,逸神功德無量!”
樂評界徹底沸騰。毒舌樂評人罕見地寫了長篇樂評,標題就叫《〈單車〉:沉默父愛的史詩級註腳》,盛讚其“以最樸素的意象(單車)、最剋制的筆觸,勾勒出最深沉厚重的情感宇宙”,“是近年來華語樂壇關於‘父親’主題不可逾越的巔峰之作”。
學院派則驚歎於餘逸對粵語九聲六調的精準運用如何完美服務於情感表達,以及旋律與歌詞意境那近乎天衣無縫的契合度,稱之為“教科書級別的詞曲融合典範”。
鍾志傑這個名字,一夜之間從籍籍無名躍升為炙手可熱的新星。
他那空靈清澈、敘事感極強、情感表達細膩入微的嗓音,被無數人譽為“天賜之聲”。
各大音樂公司、綜藝邀約如雪片般飛來,他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一曲封神”。而這一切,都源於那個在創作間裡,將《單車》曲譜遞給他的、看似懶散的青年。
當《單車》引發的淚水風暴尚未平息,《旋律的王座》第五期的命題“放下”又如同一個巨大的謎團,懸在了所有關注者心頭。
“‘放下’?這命題比‘父親’還抽象!司徒蒼這老狐狸絕對沒安好心!”
“感覺就是針對逸神的四連冠來的!想讓他‘放下’連勝的包袱?”
“放下什麼?執念?仇恨?愛情?還是……對音樂完美的追求?”
“這命題太考驗人生閱歷和哲學思考了!餘逸畢竟年輕,能行嗎?”
“樓上別忘了,逸神可是24小時學會粵語寫神曲、比賽間隙考碩士的妖孽!”
“#放下命題難倒眾神#感覺下一期會是真正的神仙打架,林默肯定憋著大招呢!”
“盲猜逸神還會寫粵語!《月半小夜曲》和《單車》珠玉在前,粵語在表達複雜情感上確實有獨特優勢!”
網路上的討論沸反盈天,各種猜測和分析層出不窮。有人期待餘逸再次用粵語締造神話,也有人質疑他是否會陷入“粵語舒適圈”而缺乏新意。林默的粉絲則寄希望於他能在“放下”這個更具思辨性的命題上,用學院派的深度扳回一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