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明末

第472章 吳三桂

“兩翼為外藩蒙古騎兵,共計三萬人有奇。”

“建奴合兵八萬,於西羅城河西一帶駐軍。”

那夜不收如蒙大赦,當即將最後的情況稟報而出,隨後轉身離開了關城之上。

“八萬人……”

祖寬的神色淒冷,已是無言。

清軍竟然雲集了八萬人前來進攻山海關。

如今山海關內,他麾下僅有精騎兩千,步卒萬人,降卒三千,就算是加上願意協防的民壯,堪用的總兵力也不過只有三萬之數。

祖澤傅那邊,前些時日聽說寧遠周圍出現了不少的蒙古騎兵,讓圍城的形勢更加的嚴峻。

關外的清軍以騎兵為主,雖然圍而不打,但是卻讓寧遠難以分兵馳援山海關。

祖澤傅只能固守寧遠,如今寧遠和山海關實際上都處於孤立狀態之中。

現在就算是加上吳三桂所領的五千精騎,此戰也是難以取勝。

眼見著祖寬的失態,吳三桂心中暗自搖頭,祖寬已經亂了方寸,此時無論是問他什麼都難以獲取答案。

“如今建奴提兵進攻關寧、我軍力難以支,覆亡在即,不過時間長短。”

吳三桂轉目看向馬進忠,詢問道。

“靖南伯莫非就在南國,安然坐視我關寧淪陷?”

吳三桂的話,也是關寧諸將都想要詢問的事情。

因此當吳三桂的話音落下之後,一眾關寧的將校也都將目光轉移到了馬進忠的身上。

“在下北上之時,靖南伯其實便已經直言相告。”

“黃臺吉為鞏固北國之局,必不計代價,徵召外藩蒙古,而取關寧。”

馬進忠微微偏頭,看著關內那覆壓而來的清國大軍,緩緩開口道。

“二月三十日,南國傳訊。”

馬進忠神色淡然,他抬起手了鎮定自若的整理一下有些凌亂的衣襟。

他並沒有回答吳三桂的問題,而是自顧自的說起了南方的局勢。

“順軍以劉宗敏為主將,合羌、蒙之兵攻破成都,陷成都府,殺蜀王於王宮之中。”

“松潘、龍安、成都、潼川、嘉定、敘州、馬湖、烏蒙、瀘州九地淪陷,諸土司懾服。”

四川承宣佈政司,下轄有十三府、六大直隸州。

這九處陷落的地方,大多都是川中和川西。

順軍的兵鋒已至川南,因為陳士奇的緣故,川內的兵馬或散或敗。

“除去六大宣慰司把持著的川東夔州、重慶、順慶、保定四府,以及侯良柱鎮守著的遵義軍民府外。”

“四川其餘州府的淪陷,只是遲早的事情。”

順軍的攻勢猛烈,聲勢浩大,明廷京師的陷落使得天下的局勢再度動盪,西南諸地土司紛紛動搖。

李自成下發詔令,保留這些土司的權利,只需要其在其出戰之時只需派遣少量的兵馬支援即可,其餘仍按舊制。

因此在順軍南下之際,川內大量的土司選擇了不戰而降。

因為當地土司的倒戈,原本在川南敘州府內募兵防守的侯良柱,也因此不得不引兵退往了遵義。

遵義軍民府,也就是原來的播州宣慰司。

播州之役後,播州被改置遵義軍民府,歸於中央直轄,當地的土司勢力薄弱,朝廷的權柄仍在。

侯良柱散盡家財,在敘州募集了八千的兵馬,把持遵義府內要道。

順軍幾番進攻,都被侯良柱佔據地利所擊敗。

遵義靠近湖廣,陳望派人為其輸送了一批軍械,同時派遣參謀前去遵義,依託山勢指導修築稜堡,建立了防線。

同時,遙封侯良柱為四川鎮鎮守副總兵。

侯良柱原為四川總兵,但是在與原四川巡撫陳士奇分裂之後,憤然辭官。

而陳望早先已經委任馬祥麟為四川總兵,自然不能再封一個四川總兵。

對於這樣的安排,侯良柱也並沒有多少的意見。

如果是僅僅為了官職,侯良柱當初也就不會辭官了。

馬進忠的聲音不急不緩,關寧一眾的將校皆是眉頭緊蹙,不懂為什麼馬進忠突然說起西南的局勢。

但是馬進忠對眾人的目光卻是熟視無睹,仍舊自顧自的說道。

“西南局勢一日三變,正月三十日,武定土司吾必奎趁機發動叛亂,叛軍先後攻下大姚、定遠、姚安等城,連陷州府,全滇震動。”

“天下動盪,九州分離,烽煙四起,禍亂不休,國家社稷已至存亡之時……”

關城之上,有關寧的將校實在是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直接打斷了馬進忠的言語,怒斥道。

“你說了這麼多無關緊要的話,到底是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西南劇變,難道靖南伯就不管北國,就不管我關寧?”

吳三桂眼眸之中閃過一道驚芒,他舉起手止住了關寧諸將洶洶的聲潮。

“西南邊陲之地,哪怕失陷待到中原定鼎之時,掃除不過彈指之間。”

“此間天下,未聞以巴蜀西南之地而得以進取天下者。”

“此間天下,亦未聞失西南之地,而葬送天下者!”

吳三桂按住了腰間的雁翎刀,雁翎刀的刀鞘末端隨著吳三桂的動作而微微上翹。

“難道靖南伯要眼睜睜的看著關寧陷落,建奴盡取燕雲之地,佔據北國全境之地,重蹈故宋舊事。”

吳三桂的聲音清冷,宛如經年不化的寒冰。

“遼取燕雲而得以進望中原,金得北國而得以窺視神州。”

“在下聞聽靖南伯雄心壯志,有併吞八荒,進取天下之雄心,難道只想與建奴劃河而治,以為南北兩朝?”

“靖南伯熟讀史書,莫不知前朝舊事!”

吳三桂的一席話,讓整個關城之上的氣氛就此跌至了冰點。

一眾關寧將校皆是目光森然,迫視向孤身一身站在城關之上的馬進忠。

“吳總兵學識淵厚,見解著深,果然是醒事警言。”

馬進忠冷笑了一笑,面對著關寧一眾將校目光的壓迫,仍然從容不迫。

他抬起了頭,咧開了嘴,冷笑著看著神色陰沉的吳三桂。

“總鎮說的果然不錯。”

吳三桂神色沉下,他看到了馬進忠眼眸之中的嘲弄。

在聽到馬進忠提起陳望的時候,心中沒由來的有些慌張。

而緊接著,馬進忠的下一席話,也徹底印證了這一徵兆的正確。

“吳總兵果然已經做好了投奴的準備……”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