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資碼放結束後,星期六迅速整理出一份報告:
“按照現有的食物,在當前人數不變的情況下,足夠多使用十五天,達到了五十七天。”
程明問:
“木炭呢?”
他很清楚,這一噸木炭看起來多,但天氣往後會越來越冷,消耗起來的速度快的驚人。
星期六回答:
“七天左右,如果把即將送達酒店的那一噸也納入進去,理想情況下能支援半個月。”
程明尋思了一下,食物儲存過冬不夠,但渡過屍潮沒問題。
但燃料的儲存,別說冬天了,屍潮結束前就會用光。
這還是按照現有人數計算,自己開的是酒店,多一個客人入住,就多一份消耗。
幸好,物資來源的問題,和如何運輸到酒店的問題,都已經有解決辦法。
“燃料問題倒不用擔心,酒店到天南市郊外的運輸問題,我已經有解決辦法。”
在星期六完成彙報後,程明讓它無須擔心,還不忘誇它一句:
“這還多虧了你。”
聽到程明的誇獎,星期六謙遜的回了一句:
“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發現合適的人才,將他留在酒店,是助理的分內之事。”
但說完後,它又提出自己的擔憂:
“他是個好相處的人,是應對屍潮的王牌,可這份力量源於風險。”
“在要不要招收他做員工上,需要多加考量。”
程明明白星期六的意思,點頭之後,忽然注意到今天的星期六和往常有點不一樣。
“你思考的速度好像快了很多,匯總資料也比往常更加迅速,是我的錯覺嗎?”
星期六見程明注意到這點,回答的語氣頗有些得意:
“當然不是,這都得益於資料中樞。”
它敲了敲自己的金屬外殼:
“這具機器身體雖然牢固,但硬體很差,限制了我的發揮。”
“連入資料中樞後,我的效能總算得到了一點解放。”
“以後只要資料裝置升級,我還會有更好的表現。”
聽到這點,程明饒有興趣的提出問題:
“既然你變聰明瞭,那我問問你。”
“酒店到各個聚集點的運輸方式,依靠不了他,空中運輸的法子,你覺得怎麼樣?”
在此之前,程明已經和星期六說過自己的計劃,但星期六隻是去執行。
現在,程明需要一顆冷靜客觀的機器腦袋,為自己出出主意。
星期六自然是樂意的。
“按照現有資料,可行性很高。”
它一本正經的分析起來:
“按照現有資料,喪屍沒有會飛的品種,也不會對機器產生反應。”
“它們無法從無機物上汲取營養,所以不會把無機物作為攻擊目標。”
“唯一的問題是,我們眼下缺少這類無人機,更缺少穩妥的獲取方法。”
程明看到星期六對計劃不樂觀,自己也分析了一遍現有,獲取運輸無人機的手段:
“我已經給秋山千奈發了電報,手裡還有些信用點,看看能不能透過她的路子買幾架。”
“如果這個法子不行,我們還能自己造。”
“聽你這麼說……難道製造站那邊造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