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王割據,始終是朝廷的心腹大患,不過不能操之過急。
前車之鑑有朱允炆削藩過猛,過猶不及,最終被四叔朱棣撿漏,靖難之役趕走了朱允炆。
自己一定不能走朱允炆的老路,等自己繼位之後,要緩緩下藥,不能心急。
這麼大的朝廷,這麼多的事兒,怎麼能想當然?
方孝孺等幾個腐儒,誤國誤民,他們能有什麼好的治國方略?
削藩當然沒錯,這個是應該的,前面有漢武帝的推恩令,你不用,偏要把藩王們給逼死!
這哪裡是削藩,這是逼著藩王們造反!
他們都活不下去了,不造反還能有什麼辦法?
朱棣也是見好幾個藩王要麼被殺,要麼被撤,還有被囚禁的,最後在妖僧姚廣孝的蠱惑下使出了殺手鐧——清君側,發動了靖難之役。
不過,這一切都不會出現了,我朱允熥已經是皇太孫,只要這兩年慢慢熟悉朝政,掌握朝中大權,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藩王的實力,肯定是不如朝廷,而且爺爺說得很清楚,他要留著藍玉,而且是替孫兒好好磨鍊藍玉。
有藍玉這個戰神在京師,給朱棣十個膽子,他也不敢造次!
做藩王,藍玉不如朱棣,可是真的是行兵打仗,三個朱棣也不是藍玉的對手。
這一點,四叔朱棣很清楚,所以才向爺爺進了讒言,只是爺爺聖明,最終準備留下了藍玉的性命。
這可是大明的戰神啊,怎麼能隨便斬了?
將來朱棣靖難,沒有名將,沒有統率,誰能抵擋朱棣?
不過,我也不能閒著,我必須搞出點名堂來,讓爺爺和大臣們都刮目相看。
想取得威望,就要解決一些民生問題,比如改善百姓的伙食。
大明目前最欠缺的是糧食,而普通的糧食產量不足以改善百姓的基本生活。
有一種糧食可是百姓的最愛,那就是紅薯,只是此時的紅薯並沒有傳入大明,而是在美洲。
當然,爺爺等人肯定不知道美洲在哪裡。
不過,我朱允熥知道美洲在哪裡,只要引進紅薯,必然能夠大幅度提升大明百姓的生活水平。
想到了這裡,朱允熥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這是一步大棋,但是,此時自己不得不走。
這一步棋走好了,百姓的日子過好了,人口也會慢慢增加,大明必然國力強大!
這樣正是自己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一定要把握住。
此時,大明的朝堂,沒有任何人知道紅薯一事,只有自己知道。
明日,我就上奏爺爺,請求派精兵強將,去美洲尋找紅薯。
只是,爺爺真的有可能不會答應。
出海可不是鬧著玩的,爺爺一直都是禁海。
這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必須想法說服爺爺。
如果爺爺能夠聽進去,自己肯定能夠取得極大的成功。
即便是爺爺不答應,也可以自己想法派些人去美洲尋找。
當然這是一項無比艱鉅的任務,曠日持久,而且路途遙遠,艱險無比!
不過,這些朱允熥不怕,他還年輕,他有的是時間。
朱允熥急忙坐了下來,淡淡說道:
“小鎮子,快拿紙筆來。”
“是,皇太孫!”小鎮子急忙小跑著,把紙筆送到了朱允熥面前。
朱允熥拿起了小鎮子手中的筆,在紙上開始認真的畫了起來,片刻之後,朱允熥滿意的點了點頭。
“明日,就拿著這個求見爺爺,如果這個計劃能完美施行,大明就有救了。”朱允熥的心裡樂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