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震怒,這個孫兒,那麼懂事乖巧,怎麼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咱三令五申,不讓出海,現在是海禁。
他竟然打算出海,而且還要出海去尋找一些新奇的物品。
咱大明富有四海,還需要你出去尋找什麼?
你這不是要出去找什麼稀奇植物,而是在打咱的臉。
“孫兒,你不知道咱的禁海令?
咱說過很多次,無論任何人都不準出海,也不準與任何人有海上貿易。
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朱元璋龍顏大怒,語氣瞬間變得不友好了。
朱允熥這是觸碰了朱元璋的逆鱗,禁海一直都是朱元璋的旨意。
朱允熥默默地聽著,突然躬身施禮,繼續勸諫:
“爺爺,孫兒冒死進諫,此舉必然有利於大明萬年!
爺爺富有天下,天下的百姓確實口糧不多。
孫兒的意思並不是不遵守爺爺的禁海令,而是要出海尋找有利於大明的糧食。
這種糧食叫番薯,只要尋找到,肯定能改變大明的國運。
從此以後大明必然是國運昌盛,福澤綿綿!”
朱允熥絲毫不慌,據理力爭。
“大膽,你以為你是咱的孫兒,咱大明的皇太孫,你就可以為所欲為嗎?
咱的國策不能改,任何人也不行!
咱聽懂了你的話,只是你明白咱為啥禁海嗎?”朱元璋皺眉,愁容滿面地說道。
朱允熥緩緩抬起了頭,一臉認真地看向朱元璋,淡定地說道:
“爺爺,能讓孫兒說真話嗎?”
朱元璋瞅了一眼朱允熥,見朱允熥並不像是在說笑,反而非常認真,於是淡淡地說道:
“說吧,孫兒,這裡只有咱和你兩人。”
“是,爺爺!”朱允熥躬身施禮,緩緩抬頭繼續說道:
“爺爺,孫兒知道資歷淺薄,年齡也尚小。
但這也是正是孫兒的機會,孫兒想趁著年輕,為大明做點事。
孫兒所說的句句屬實,而且不需要和海外貿易,只需要派出一艘大船,悄悄出海,一旦尋找到圖紙上的植物,定然能解大明的燃眉之急!
孫兒堅信此事辦成後,定然能夠讓大明煥然一新,從此以後大明不會缺少食物。”
朱元璋內心大驚,沒有想到孫兒朱允熥的意志竟然這麼堅定。
而且他說過,並不是反對自己禁海,只是想去海外尋找一種植物,尋找一個機會而已。
既然如此,咱又何必難為他呢?
不如聽一聽他的具體想法,看看他到底想幹什麼。
想到了這裡,朱元璋語氣溫和了一些:
“孫兒,繼續說下去,你到底是怎麼想的,需要怎麼做,說給咱聽一聽。”
朱允熥心中那塊石頭終於緩緩落了地,史書上都說爺爺朱元璋脾氣暴戾,嗜殺,如今看來也不是那麼回事。
他只是一切為了百姓,他是大明的皇帝,需要操的心太多。
我朱允熥是為大明江山著想,為百姓著想,相信爺爺是動了點心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