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只要分開就形成不了合力,也就成不了氣候。
不過即便如此,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藍玉等人的勢力盤根錯節,不得不防!
“孫兒,如果藍玉等人打了敗仗還好說,如果是他們打了勝仗,該怎麼辦?”朱元璋皺起了眉頭,雙眼看向朱允熥。
“打了勝仗當然是獎勵,封賞!
如果大將打了勝仗卻得不到封賞,那麼他們的動力就會不足,以後再打仗肯定不會全力以赴。
不過不能隨意封賞,必須封賞一些比較合適的職位。
還可以讓這些武將擔任一些文官的職位,比如六部的一些職位,但是不能是最高的職位。
朝中的文官心眼子都比武將要多,讓他們互相制衡,才是穩定之道。
對於武將要恩威並施,必須培養不同的武將,而且培養一些自己的嫡系,完全忠心自己,這樣才能制衡一些囂張跋扈的武將。
至於舅老爺藍玉,只要不是戰時的狀態,不可讓他掌握實權,尤其是兵權。
而且要想法把他的那些個義子分散到各藩王那裡。
不能讓他們集中在一起,否則會成為大明的後患。
當然,他的義子倒是可以留一些在朝中,用錦衣衛時刻監視,也可瞭解藍玉的一舉一動,以便朝廷掌握主動權。”
朱允熥躬身施禮,侃侃而談,不卑不亢,眼神中滿是自信。
朱元璋大驚,這孩子心思縝密,對未來充滿信心,以後好好培養,必然能夠打造一個盛世大明!
“孫兒,你說得都對,但只是這樣,根本不能從根上處理好藍玉的事兒。
咱倒是有兩個法子,可以妥善處理藍玉的問題。”朱元璋的眼神中突然閃現出殺意。
朱允熥內心大震,難道爺爺又想殺藍玉。
藍玉可殺不得啊,他確實魯莽,粗俗,而且囂張跋扈,目無王法。
可是,大明現在需要藍玉啊,如果處死了藍玉,後面朱棣造反,誰能夠制衡他?
可是,此時朱允熥不能明說,儘管心裡清楚,但是嘴上是絕對不能說出來的。
想到了這裡,朱允熥冷靜地抬起了頭,微笑著問道:
“爺爺,您說吧,您有什麼招能夠解決舅老爺等人的問題?”
朱元璋從桌子上拿起了水杯,猛地灌了幾口,擦了一把嘴角的水漬,冷冷地說道:
“第一條,死人不會說話,咱如果誅了他們,自然天下太平,四海寧靜。
這第二條嘛,當然是恩威並施,施威當然是咱,但是施恩則只能是你。
如果選擇第二條,咱倒是可以考慮給他一條生路。”
朱允熥大震,可不能選擇第一條啊,如果選擇了第一條,正好中了朱棣的奸計。
既然是第二條,難道是爺爺想效仿唐太宗李世民的做法?
想到了這裡,朱允熥朗聲試探著問道:
“爺爺,難道您是想效仿唐太宗貶李績,後讓唐高宗李治繼位後擢升他?
想把這莫大的功勞都給孫兒,讓藍玉對孫兒感恩?”
朱元璋大驚,這孩兒怎麼還知道這個事兒?
咱就是這樣想的,他竟然看穿了咱的心思?
既然如此,那咱就知道怎麼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