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公元1392年5月17日),春。
天空中飄落著珍貴的春雨,落在了大明皇宮的每一寸土地之上。
夏雨肆虐,春雨歡快。
可是這場春雨,卻沒有為大明的皇宮帶來一絲喜悅。
整個皇宮的所有人,都心情沉重。
每個人都如喪考妣,完全沒有心情去體驗那貴如油的春月所帶來的喜悅。
大明的太子,朱標在這一年的5月17日溘然長逝。
他原本是大明皇帝朱元璋的嫡長子,是皇位的第一順序繼承人,是天子驕子。
如果不出意外,再過幾年,洪武大帝朱元璋駕崩之後,朱標定會名正言順的繼承皇位。
可是,上天不眷顧朱標,史上超長待機的太子朱標,卻突然薨了。
太子的東宮,奉安殿的一個房間裡。
李甫看著銅鏡中那張陌生又熟悉的面孔,越發覺得呆滯。
“開局就死爹,這踏馬怎麼玩?”
記憶中自己是一名歷史系的博士生,在與導師爭論大明洪武年間的歷史時,突然暈厥。
但是再次醒來時,卻魂穿了好幾百年,來到了洪武年間,穿越成了這個剛剛死去父親的少年。
透過鏡子中看去,李甫的新名字正是大明鼎鼎有名的朱允熥。
大腦中關於朱允熥的記憶瞬間湧現了出來。
今日,正是大明帝國的太子朱標去世的日子,而朱允熥正是朱標的嫡次子。
在這個年代,只有沾上嫡字才有希望,那才是正統,是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
朱允熥的母親,是大明的開國名將常遇春的女兒。
常氏共為朱標誕下兩個嫡子,第一個便是嫡長子朱雄英,朱允熥正是朱標的第二個嫡子。
朱雄英早夭折,如今只剩下朱允熥這麼一個寶貝疙瘩了。
看著鏡子中的這張臉,朱允熥突然笑了起來。
“我是大明太子朱標的嫡次子,大明皇帝朱元璋的嫡孫。”
“有了這一個身份,我還不是呼風喚雨,無所不能。”
朱允熥瞬間激動了跳了起來,一臉的得意之色。
突然,朱允熥被重新來,他是朱允熥,並不是朱允炆。
歷史上最終成功成為皇太孫的並不是朱允熥,而是朱允炆。
朱元璋駕崩之後,坐上皇帝寶座的是朱允炆,與他朱允熥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失落感,瞬間填滿了朱允熥的胸脯。
朱允炆,正是朱允熥的二哥。是朱標的庶妃呂氏所生。
儘管,朱允炆年長朱允熥一歲,但是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已經註定了,朱允熥是嫡子,而朱允炆只能是庶長子。
想到了自己的結局,朱允熥無比失落,心如刀割。
建文帝繼位後,儘管朱元璋已經冊立朱允熥為吳王,可是朱允炆防他比防賊都狠,一直都沒有讓他就藩。
至於後來鳩佔鵲巢的所謂的四叔朱棣,更是可惡,來了一招偷樑換柱,說是保護朱允熥,實則是直接暴力關押。
即便如此,造反出身的朱棣還是不放心,最終找了個‘莫須有’的所謂罪名處死了朱允熥。
朱允熥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叔侄倆,一個比一個彪悍,一個監視,一個關押還不算,更要處死。
主要是朱允熥擋了他們的道,朱允熥的嫡子身份,直接令他們瑟瑟發抖。
朱允熥不死,他們睡不著覺,比起文弱一些的朱允炆,朱棣的秉性則是更為卑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