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聞言,內心一怔,他沒有想到爺爺突然會問這個問題。
關於朱元璋殺功臣這件事,朱允熥是認真研讀過的,他很清楚,朱元璋也是無奈。
當皇權與相權發生衝突,只能犧牲相權;
當武將們為非作歹,作威作福,在朱元璋面前耀武揚威之時,朱元璋也只能舉起屠刀;
當貪官汙吏不顧百姓死活,只知享受榮華富貴,掏空國庫之時,朱元璋也只能忍痛割愛,對這些目無王法的貪官下手;
當皇親國戚仗勢欺人,荼毒生靈,成為了地方上的一霸之時,朱元璋只能再次擦拭手中的鋼刀;
朱允熥明白,朱元璋不是弒殺,而是有太多的該死之人,他們目無王法,目無君上,不殺他們,大明必將步蒙元的後塵。
想到了這裡,朱允熥站了起來,收起了笑容,一臉嚴肅的說道:
“爺爺,您不是弒殺,而是他們該死!”
朱元璋聞言大為震驚,之前的太子朱標每次談論這個問題時,都是與自己唱反調,經常吵得不可開交。
沒有想到自己的孫兒朱允熥,竟然認為是他們該死。
“好孫兒,你接著說下去。”朱元璋笑呵呵地看著朱允熥,擺了擺手。
“是,爺爺。”
朱允熥應了一句,繼續說道:
“爺爺說殺的人,沒有一個是冤枉的。
比如李善長,胡惟庸,哪一個是善茬,他們都是一群文人。
可是文人愛權文人愛財,他們貪戀權利,互相勾結,結黨營私,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他們在找死。
爺爺殺了他們,是為民除害,為大明的百姓著想,爺爺是聖君,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所以孫兒認為這些人該殺!”
朱元璋的眼睛瞪得很大,他完全不敢相信,這一席話竟然出自自己的孫兒朱允熥之口。
在大明帝國,能夠有此見識的,怕是找不到幾個人。
能夠讀懂自己心思的,理解自己的人,怕是隻有孫兒一個。
自己寄予厚望的朱標,一直都不能理解自己,沒有想到他的兒子朱允熥卻看得通透,看得敞亮。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在朱允熥說完之後,久久不能釋懷。
太難得了,這孩子,絕對是上天派來的天之驕子,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說到了咱的心坎上了。
這才是咱朱家的嫡孫,咱大明有救了啊。
“爺爺,孫兒是不是說錯了什麼?”朱允熥見朱元璋沉默不語,臉色凝重,小心地詢問道。
“噢......”
朱元璋瞬間緩了過來,長出了一口氣,“孫兒,你真的是這樣想的,這是你的真實想法嗎?”
朱元璋此時一臉期待地看著朱允熥,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朱允熥內心狂喜,從朱元璋的表情他已經明白,自己的回答他非常滿意。
既然爺爺滿意,那就順著爺爺的意思,再加點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