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詹徽早有準備,他自然有一套策略。
“陛下,立長立賢,這是亙古以來的太子選擇標準。
晉王年長燕王,這是其第一個優勢;
晉王與太子一奶同胞,是名副其實的嫡次子,這是第二個優勢;
晉王,文韜武略,樣樣精通,這是他的第三個優勢。
有這三個優勢,自然是立晉王更合適。
當然,這只是微臣的一家之言,還請陛下恕罪。”詹徽據理力爭。
朱元璋聽完,也是頻頻點頭,這個詹徽,說話果然是滴水不漏,做起事來,有條不紊。
這樣的能臣,如果好好運用,還是有利於大明的發展。
只是,需要一個合格的儲君才行,如果皇帝的能力不夠,根本駕馭不住他,弄不好,隨時也會被這些朝臣架空。
所以這個皇儲就更要仔細地挑選。
“詹愛卿,如果咱想選一個皇太孫呢?
是不是就可以避免晉王、燕王等人的內訌?”朱元璋說著,一雙犀利的眼睛,緊緊地盯著詹徽。
詹徽瞬間覺得好像是隨時能被朱元璋看穿一般,頓時脊背發涼。
陛下早有想法,只是試探而已,難道陛下真的是想選皇太孫?
選皇太孫,目前就兩人,一個是朱允熥,另一個是朱允炆。
朱允熥是嫡次子,身份尊貴,但是聽說他的腦袋...;
朱允炆年齡比朱允熥大一歲,但他的身份是庶長子,所以選擇起來還是有點糾結的。
詹徽陷入了沉思,低頭不語。
“詹徽,咱問你話呢?”朱元璋提高了嗓門,語氣之中夾雜著責備。
詹徽急忙微微抬起頭,“陛下,老臣認為還是晉王合適,如果選皇太孫,老臣認為還是陳王更合適一些,陳王溫文爾雅,頗有太子的風範。”
朱元璋聽完,陷入了沉思。
這個詹徽果然是老謀深算,每一步都算得非常精妙。
先是讓晉王做太子,咱不允,他立即變卦,讓陳王做皇太孫。
他的見解不可謂不深,他說得也確實很對,只是咱的嫡孫朱允熥已經變了,他可能不知道。
想到了這裡,朱元璋決定敲打一下詹徽。
“咱的嫡孫可是吳王,為啥要冊封陳王為皇太孫呢?”朱元璋拿起桌子上的水杯抿了一口,淡淡地說道。
“陛下,微臣愚鈍,不敢妄言,還請陛下做主。”詹徽急忙謝罪。
其實,詹徽很清楚,陛下在宣自己過來之前,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宣自己過來,也就是圖個心理安慰罷了。
自己不如順著陛下的意思,陛下想立誰,我就擁護誰,將來我還能有個擁立之功。
朱元璋當然知道詹徽的想法,這種老臣向來都是老謀深算。
不過,朱元璋決定好好點撥他一番,明日的朝會,朱元璋還需要詹徽的擁護。
想到了這裡,朱元璋站了起來,走到詹徽面前,低聲說道:
“詹愛卿,辛苦了,起來吧。”
“謝陛下!”詹徽戰戰兢兢地站了起來,不知道兇吉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