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立老四,老三朱棡,老二朱樉,更不會服氣。
大明的未來堪憂啊,所以立儲君這件事必須謹慎。
宋國公馮勝等人雖然年長,但寶刀未老,倒是可以作為儲君的人選。
只是,儲君到底立誰呢?
突然,朱元璋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不是剛冊立了自己的兩個孫兒為吳王和陳王嗎?
正好可以好好考驗一番,如果立皇太孫,相信幾個兒子應該意見不大。
自己的這兩個皇孫可都是太子朱標的兒子,自然是有資格繼承皇位的。
想到了這裡,朱元璋如釋重負,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啊,自己這兩個皇孫都不錯。
尤其是在朱標的靈堂,自己的這兩個孫兒表現的都是可圈可點,尤其是那個朱允熥,之前自己怎麼就沒注意到呢?
朱允熥在靈堂表現得極其自然,不卑不亢,與自己相處甚歡。
朱元璋還特別注意到,這孩子眼裡有光。
一路走來,朱元璋經歷過多少大風大浪,向來識人看人很準。
之前他一直喜歡朱允炆,認為朱允炆溫文爾雅,將來定是一位仁君。
可是,朱允熥還是要更優秀一些。
在靈堂裡朱允熥與自己的每一次交談,都是發自肺腑,令人感觸頗深。
而朱允炆則是有一部分是呂氏牽著他的鼻子在走,很多的招並不是朱允炆本心,多是呂氏策劃。
如此對比之下,優劣自然顯現出來,非常明顯。
突然,朱元璋一拍大腿。
“咱可以把他們倆分別叫來,一問便知。”
“沒有呂氏那個賤人,問起話來肯定更加方便,那個賤人野心很大,咱必須慎重。”
“無論是誰,都不能逃過咱這雙慧眼,咱也不是吹,咱這一輩淨跟人打交道了,什麼樣的人咱沒見過啊。”
想到了這裡,朱元璋又一次老淚縱橫,只是這一次是激動的淚水。
朱元璋的臉上慢慢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只要解決了儲君的問題,朱元璋便後顧無憂了。
朱元璋站起身來,在大殿裡來回地踱著步。
大明的第二代皇位必須選好,如今還有一些淮西勳貴仍然健在,這些都是問題。
這些人,咱能鎮得住,下一任的皇帝,尤其是真的把皇位傳給皇孫,他們能不能鎮得住呢?
朱元璋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突然,朱元璋停住了腳步,朝門外叫了一聲。
“來人”
很快,門被緩緩開啟,一個太監走了進來。
“奴婢魏宸軒,叩見皇爺!”
“起來吧。”朱元璋擺了擺手,他嘴裡的大伴正是魏宸軒,他的貼身太監,乖巧懂事,有眼力見。
“謝皇爺”魏宸急忙起身,等待著朱元璋的命令。
“魏宸軒,立即喊皇孫朱允熥到奉天殿來。”朱元璋淡淡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