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穿成元修,傀儡我不當了

第71章 暗流湧動

華林園內,當元修緩緩吐出“皇甫瑒”三字時,李休纂與獨孤信幾乎同時心頭一凜,交換了眼神。

難道陛下,竟已看上了豫州?

李休纂最先反應,沉吟片刻,拱手:

“陛下,臣近來收到風聲,這皇甫瑒……恐早已暗投高歡。想當初,高歡與爾朱氏韓陵山決戰,元恭朝廷曾下詔命皇甫瑒出兵相助,他卻以種種理由按兵不動。臣推測,背後恐有高歡授意。”

元修聞言,嘴角勾起洞察一切的冷笑:

“李愛卿,朕倒不這麼看。朕猜這皇甫瑒,起初未必就投了高歡。他那般老奸巨猾,最大可能是在觀望。韓陵山戰前,勝負未分,他絕不會輕易站隊。朕敢斷言,他定是在第一時間得知高歡大勝後,才火急火燎派人向高歡獻媚示好。此人見風使舵,反覆無常,乃其老傳統了。”

獨孤信劍眉微蹙,問:“陛下,既然皇甫瑒已投高歡,那我們……又當如何計劃?”

元修端起案上酸梅湯,輕抿一口,目光深邃:“想要豫州這塊肥肉的,可不止朕一個。有時,藉助外力,反而事半功倍。”

曹磊心思敏捷,立刻領會,試探問:“陛下所言,莫非是……高乾亦有意染指豫州?”

元修讚許看他一眼:“行墨所猜不差。朕正是打算,用豫州這香餌,來換高乾徹底支援朕,拔除斛斯椿這顆釘子。先前朕加封高乾,他已默許助朕對付斛斯椿,但斛斯椿麾下驕兵悍將,他未必肯盡數交予朕。可若加上豫州,想來他會很樂意將斛斯椿部隊完完整整‘獻’給朕。”

眾人聽完元修這環環相扣算計,不由暗自心驚,皆覺此計陰險卻極具可行性。

元修看著他們,心中卻還有一層更深盤算未曾言明:

‘歷史上,豫州可是侯景那頭餓狼念念不忘之地。若侯景也橫插一腳,自己能否在高乾與侯景爭鬥中,渾水摸魚,再撈些意外好處?且看事情如何發展了。’

華林園“團建”宴席,直至深夜燈火闌珊方才撤去。

君臣之間,推杯換盞,各抒己見,氣氛熱烈融洽,可謂盡興而歸。

元修對自己這核心小團體第一次正式“團建”成果,還算滿意。

時光荏苒,日子一天天過去。

元修一面令獨孤信等人閒暇之餘,加緊操練麾下騎兵各項戰術素養。

他只有一個明確目標:一旦成功接管斛斯椿部隊,這些自己一手培養的精銳,必須立刻轉為教官,用最短時間,為他打造一支真正具備強大戰力的騎兵。

同時,元修也時刻關注自己交予李休纂那份神秘圖紙進展,三令五申,催促工匠務必加快進度,不得有誤。

而曹磊,接元修密令後,第一時間行動。

巧妙利用洛陽城中魚龍混雜渠道,不露痕跡散佈出高敖曹即將率大軍進駐洛陽傳聞。

一時間,洛陽城內人心惶惶,暗流湧動。

為配合曹磊,元修又讓李休纂秘密聯絡高乾,請他遣高敖曹麾下小股精銳騎兵,隔三差五便到洛陽東郊城門口“溜達”一圈,不必進城,只需做出兵臨城下姿態即可。

轉眼,日子便至八月初十。

此刻,高歡親率大軍已浩浩蕩蕩進入幷州地界。

前方斥候快馬加鞭來報,稱盤踞晉陽的爾朱兆見大軍壓境,已自知不敵,竟下令將晉陽城洗劫一空,裹挾殘部與搜刮財物,倉皇向西北方向秀容川逃竄。

中軍大帳內,司馬子如聞報,臉上露出一絲不屑冷笑:“大丞相,屬下真未想到,這爾朱兆竟如此不堪一擊,活脫脫喪家之犬!”

一旁行軍長史孫騰則拱手進言:“大丞相,既爾朱兆已成驚弓之鳥,不如我軍暫緩進駐晉陽,趁其立足未穩,立揮師直撲秀容川,務必全殲,以絕後患!”

高歡聞言,卻擺手,臉上露出一抹胸有成竹笑容,對孫騰道:

“龍雀(孫騰表字)無需著急。兵法有云,窮寇莫追。那爾朱兆不過冢中枯骨,不足為慮。當務之急,是先進佔晉陽,好生經營,將此地打造成我等未來穩固大本營。至於爾朱兆那點殘兵敗將……”

高歡眼中閃過精光,“一切盡在掌握。”

他又轉向司馬子如:“子如,你且將詳細計策說與龍雀聽聽,也好讓他安心。”

司馬子如掌高歡情報,聞言立會意,便將早已暗中收買爾朱兆麾下心腹大將之事,低聲對孫騰細細說了一遍。

孫騰聽罷,恍然大悟,臉上頓時露大喜過望神色,連連稱讚:“大丞相神機妙算,屬下佩服!佩服!”

三人正商議後續軍務,忽有司馬子如分管情報屬下急匆匆送來一疊剛從洛陽傳回的邸報。

司馬子如接過快速閱覽,眉頭漸緊。

抬起頭,神色凝重對高歡道:

“大丞相,斛斯椿求援信又來了!信中言辭懇切,稱近日便要舉兵起事,懇請大丞相即刻派兵往洛陽北面邙山附近接應。”

說著,又拿起另一份邸報,看完臉色更古怪:“大丞相,這份是皇甫瑒密信。他在信中說,斛斯椿已答應助他返豫州,並約定一同起兵,南北夾擊,共赴洛陽勤王。”

高歡聽著這兩份內容截然不同卻又相互關聯密信,不由頭疼。

前幾日洛陽變故,他已透過各種渠道大致摸清。

著實未想到,高乾翻臉如此之快,更未料那看似傀儡小皇帝元修,隱忍功夫竟如此之深,心機城府遠超預料。

‘果然,元魏宗室,就沒幾個真慫包軟蛋!’高歡心中暗道。

但眼下,晉陽於他戰略意義太過重大,實分身乏術,難兼顧洛陽變局。

沉吟片刻,先開口:

“皇甫瑒此人,不過虛張聲勢。想當初,朝廷數次詔命他勤王,皆抗旨不遵。此番所謂‘南北夾擊’,多半畫餅充飢,其真目的,無非借斛斯椿之力返豫州。一旦得償,必故態復萌,作壁上觀。”

司馬子如眼神一厲,提議:“大丞相,既皇甫瑒如此反覆,不如尋機將其徹底廢黜,換我等信得過之人執掌豫州,豈不一勞永逸?”

高歡搖頭嘆道:

“子如啊,眼下正是用人之際,人手嚴重不足。北面尚有許多州郡需派得力干將鎮撫,哪有多餘人手接管豫州?”

他說著,忽想起前幾日侯景來信。

侯景信中主動請纓,望往豫州,懇請高歡向朝廷舉薦他出任南道大行臺,並信誓旦旦保證,定為大丞相守好豫州這南大門。

高歡當初接信,便一眼看穿小子狼子野心——分明看上豫州富庶錢糧與戰略地位。

因皇甫瑒畢竟主動投靠,故當時未立時應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