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我國舉辦了一個國家級別的高峰論壇,來了不少世界各國的名人政要。】【人家遠道而來做客,自然得請吃飯。】
【國宴得安排上。】
【那這些貴賓在我國國宴上到底吃些啥呢?】
【是不是滿漢全席級別的大餐呢?】大清康熙位面。
康熙看到這裡,眼中閃過一絲得意之色。
這滿漢全席,就是他讓人弄出來的,還制定了六等規則。
但嚴格說來,滿漢全席其實並非源於宮廷,而是源於江南的官場菜。
【其實並沒有那麼誇張,咱們直接看選單。】
【選單上只有四道熱菜作為主材,分別是:全家福、沙蔥牛肉,帝都烤鴨,什錦蔬。】
【除此之外,就是冷盤和一些小吃飲品。】
【2008年奧運會國宴,選單上也是四道主菜:荷香牛排、鳥巢鮮蔬、醬汁鱈魚、帝都烤鴨。】
【2014年,在我國舉辦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則為賓客提供了5道主菜,分別是:上湯響螺、翡翠龍蝦、檸汁雪花牛、栗子菜心、帝都烤鴨。】
【從這三份選單裡,大家應該能看出國宴的特點。】
【菜品其實並不多,主菜也就四、五個的樣子,比滿漢全席的標準差得很遠。】
【可能我們自己家過節聚餐,菜式都比國宴豐富。】
看到這裡。
歷朝歷代不少古人大吃一驚:
“後世龍國的國宴,就只有這麼幾個菜?”“這未免也有點太簡單了吧?”
“是不是有失國家體面?”
許多古人有點不能理解後世龍國的這一做法。
大明洪武位面。
朱元璋看著高空巨幕,倒是一臉平靜,沒有絲毫覺得龍國國宴寒酸的意思。甚至,他還有一絲認可之意。
他雖然是皇帝,但卻是窮苦出身的人,甚至還因為沒飯吃當了乞丐。所以,在建立大明成為皇帝之後,他在生活上也是節儉無比。
就算是大明舉辦國宴,同樣不會鋪張浪費。
故而,龍國國宴這種並不豐富的做法,很符合他的風格。便在此時。
一旁的朱標笑著對朱元璋說道:
“爹,後世龍國每一次的國宴,都有你最愛吃的烤鴨,看來與你同好之人不少。”聞言,朱元璋仔細一看,果然如此,不禁笑了起來。
“看來這烤鴨,在後世龍國已經成為廣受歡迎的名菜了。”朱元璋隨口回道。
此時他心中,倒是頗有幾分穿越時空遇知己的感覺。因為他確實很喜歡吃烤鴨。
甚至有一種說法說,帝都烤鴨就源自於他這個喜好。
據說。
因為朱元璋喜歡吃烤鴨達到了“日食烤鴨一隻”的地步。
所以,大明宮廷裡的御廚們就想方設法研製鴨饌的新吃法來討好他。最後,就研製出了叉燒烤鴨和燜爐烤鴨這兩種做法。
然後等到朱棣靖難成功,並遷都帝都之時,他順便帶走了不少金陵的烤鴨高手。
到了嘉靖年間,烤鴨就從宮廷傳到了民間,老“便宜坊”烤鴨店就在菜市口米市衚衕掛牌開業。
這也是帝都第一家烤鴨店,當時的名稱則叫“金陵片皮鴨”。當然,這只是一種民間傳說,真假難辨。
【其實早期的國宴是比較符合大家想象的。】
【1949年開國大典當晚的國宴,請了600多名中外賓客,擺了幾十桌。】
【整個宴會光冷盤就有四道,還有八道熱菜,外加一道湯和4種鹹甜點心,可以說是很豐富了。】
【之後的國宴,基本也是按這個標準做,以展現主人家的熱情。】【但是。】
【隨著跟其他國家交往增多,國宴次數也越來越多,高規格接待的開支太大,也很容易被國外過度解讀出什麼政治含義。】
【所以,我國外交部從70年代開始改革。】【最終定下了國宴標準。】
【供應中餐,原則上四菜一湯。】
【供應西餐,原則上兩菜或者三菜一湯。】
【每位賓客餐費不超過60元,重要外賓不超過80元。】
【除了餐費限額隨著通脹上浮之外,這個標準大體沿用到了今天。】
彈幕評論飛出:
“這‘四菜一湯’的用餐保準,據說是朱元璋在宴請文武百官的時候首創的。”
“回覆——聽說過,炒蘿蔔、炒韭菜、兩盤炒青菜再加一碗蔥花豆腐湯是吧?”
“回覆——好傢伙,給文武百官就吃這個,老朱這個四菜一湯太硬核了。”
“回覆——不得不說,倒是很符合老朱的節儉風格。”
大明成祖位面。
朱瞻基看著高空巨幕中的這些彈幕,頗為好奇地問朱棣道:
“爺爺,皇祖父當初真用這‘四菜一湯’宴請文武百官??皇祖父雖然節儉,但應當不至於如此吧?”
“確有此事.....”
朱棣毫不猶豫地給出了肯定答案,並順便稱讚了一番他爹朱元璋:“當時我大明初立,百廢待興,但許多大臣卻貪圖享受,故而祖父才特意採取這樣方式敲打這些人,”
“瞻基你也要記住,日後要學習你皇爺爺,厲行節儉,切勿驕奢淫逸!”朱棣藉機教導朱瞻基。
但實際上,朱棣壓根就記不起這事了。他也拿不準到底有沒有這事。
聽完朱棣的話,朱瞻基讚歎道:
“原來如此,皇祖父真是英明!”
【雖說高規格的選單已經消失,但風格倒是幾十年不變。】
【開國第一宴那時候,籌辦人員就為挑選口味而發愁。】
【畢竟賓客們來自五湖四海,想讓大家都覺得好吃,很不容易。】
【最後,選擇了發源於揚州、淮安的淮揚菜。】
【這個發源於江蘇的菜系,對烹飪技巧要求很高,口味清新醇和,既顯檔次又不會太重口。】
【此後。】
【國宴又以淮揚菜的口味為基準,融合了龍國其他菜系中風格類似的菜式,包括魯菜,川菜,
粵菜等等。】
【像選單中頻繁出現的帝都烤鴨,就屬於吸收進來的菜式。】
【隨著中外文化的交流加深,國宴還加了一些西餐菜式,如紅酒牛肉、黑椒澳洲牛柳等等,體現中華文化的相容幷包。】
聽到這裡。
古代揚州、淮安等地的許多人,尤其是這些地方的廚子,心中感到光榮無比。
沒想到,他們所在地方的菜式,能流傳到數千年之後,併成為龍國國宴的標準菜式。
對此,他們感到極大的欣喜與自豪。
【除了吃什麼這個問題,怎麼吃也很重要。】
【大家都知道我們龍國人喜歡用筷子,而西方人慣用刀叉,有些外國友人甚至有手抓食物吃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