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通古代,開局盤點大航海時代

第26章 馬踏東京後的第一件事!倭國成華夏第35個省?他們配嗎?

居然寫著日出處天子致書日落處天子。

“好大的狗膽!!!”

楊廣怒不可遏:“一個彈丸之地的小國,也敢如此貶低我天朝上國,找死!”

倭國不想繼續做中原王朝的藩屬國。

想取得和中原王朝平等的地位。

“滑天下之大稽!”

楊廣此刻有了鳴金收兵之意。

放棄攻打高麗,收縮兵線,發展海軍。

先將倭國打下來再說!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很早就知道這倭國變幻無常。

當年,大唐軍隊將倭國打得落花流水,倭國再也不敢招惹大唐。

反而派遣來了“遣唐使”,學習大唐的先進文化。

當時,倭國使團與大唐建立了外交關係。

但是回頭李世民派遣新州刺史高表仁回訪倭國時,卻發生意外。

回國後的高表仁表示,建交失敗。

至於原因非常簡單,在遞交國書時,倭國人拒絕倭國的國王走下御座。

更拒絕向北而拜。

只接受兩國以平等的理解建立外交關係。

但先前覲見時,他們卻說想要成為大唐屬國。

這很明顯就是想要佔便宜,不承認兩國是父子之國,想要偷樑換柱,提升自己地位。

於是高表仁撕了國書。李世民想起這件事,臉上便露出冷笑。

“一個彈丸之地,給屬國名分已算是高抬了,真是痴心妄想!”“看朕今後如何將其變成殖民地!”

……

【第一步:】

【在介入倒幕戰爭以後,維新軍被擊敗。】

【因此,幕府將軍這一職位,自然是被保留了下來。】

【歷史上的最後一任幕府將軍德川喜,在這個時間線中,沒有被推翻。】

【但是相比被推翻,也沒有好到哪去。】

【很明顯,我們並不需要倭國繼續存在幕府將軍這一事實上的“極權君主”。】

【因此,在帝國軍消滅倒幕軍,接管了倭國國防以後,幕府將軍也被我們所架空。】【德川喜接受冊封,成為倭國國王。】

【倭國此前的數百個藩主,都接受了我們的冊封,成為我們統治下的公侯、伯子男等帝國貴族。】

【自此,幕府制度被我們徹底廢除。】

【倭國國名,也正式定為“倭國諸邦帝國”。】

【掌握行政權力的大臣們,由帝國皇帝,也就是我們這邊直接任命。】【掌握立法權和監察權的倭國國會,採取元老院一院制。】

【元老院席位,由曾經的各藩主,也就是如今的倭國貴族階層世襲。】......

大明成祖位面。

看到這一套行雲流水般的操作。朱棣也不由得大為稱讚。

“先透過渾水摸魚,介入倭國內政,而後再扶持傀儡‘君主’,親自任命權臣,分封貴族以使天下歸心。”

“如此,讓倭國的權力體系改天換日。”

“即便這個國王想要掀起什麼風浪,那些被任命的大臣,還有那些既得利益者們,都不會答應。”

朱棣感覺這第一步當中的許多細節,當真精彩。殺人何須頭點地。

在這個巨大利益場裡,大家都得到了好處。

這一刻,朱棣忽然明悟,滅殺一國人的思想,遠比殺了他們肉身更恐怖“權力佈局,利益運子,此乃無解陽謀之棋局。”

於是他看向旁邊的朱高熾,吩咐道:“派遣探子去倭國,尋找合適政變時機!”朱高熾領命:“爹,兒臣這就去。”

而後挪動著胖嘟嘟的身軀趕忙辦差去了。

【而原本在倭國地位超然的天煌,則直接被除在了政治體制之外。】

【我們承認天煌是倭國神盜教的領袖,但是不承認天煌是倭國的象徵。】

【也就是說,將天煌和倭國解綁,天煌不再代表倭國。】

【倭國,也並不一定需要天煌。】

【這裡我想說一句,很多人可能說要廢除天煌之類的。】

【或者說給他改個名,改成倭王之類的稱呼,其實沒什麼必要。】

【第一,天煌在倭國傳承了上千年,早已經深入人心。】

【貿然廢除,勢必會引起倭國從上到下的強烈反彈,影響我們在倭國的統治基礎。】

【第二,我們更可以將倭國天煌,也變成我們的傀儡。】

【在明治天煌殺害自己的父親,也就是前任天煌孝明天煌後,我們可以直接將其處死。】

【扶持聽話的,並令其與我們這邊聯姻,讓他成為新任天煌。】

【到了這裡,天煌也成為我們的傀儡,成為我們統治倭國的工具。】

彈幕飄過:

一政教分離。

一不明白,為何不直接郡縣制?

一回復:根深蒂固,不是隨便就能拔的,需要徐徐圖之。

一回復:先讓他遠離權力中心,然後再透過手段削弱他的神性,過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自動消亡。

一回復:直接讓他成為吉祥物就行了。...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目光深邃。

“這是...殺人誅心啊。”

對於這一套“殖民倭國”的攻略。

李世民是越看越心驚。

之前李世民看到過關於倭國的一些典籍。天煌在倭國是所謂的“天神”化身。

對於侵國百姓來說,是一種精神領袖。

而即便是手掌實權的幕府將軍,也無法篡奪天皇的神格地位。

更沒有實力和外部支援,讓其廢掉天煌。

“故而,若是龍國想要殖民倭國,罷黜天煌並非一步妙手,是一步本手。”李世民驚詫的同時,也非常佩服這個思路。

可謂因地制宜,實操性極強。

“幕府將軍,是倭國的最大權柄。”“天煌,乃是倭國人的精神象徵。”

“若是殖民倭國的話,從這兩方面下手,確實是摧毀他們的根源。”而下方臣子們,則是山呼:“陛下智慧,冠蓋四海!”

大明成祖位面。

朱棣看到這裡,忽然想到一個問題。

“現在,只是控制了倭國的上層,但是他們中下層還有大量的力量,並未團結。”若是到此為止的話。

難道就不怕底層農民的起義嗎?似乎是為了回答他這個問題。

天彎光幕上,關於殖民倭國的內容,繼續播放。

【還有人覺得,天煌這一稱呼,聽起來像是皇帝一般。】

【有這種想法的人說明,已經忘了皇帝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了。】【當年,秦王掃六合大秦統一華夏大地以後。】

【秦王贏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

【遂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了“皇帝”的稱號。】

【也就是說,皇帝這一稱號,是要比單獨的“皇”和“帝”來得更高階。】【無論是天煌、地皇還是人皇,都要居於皇帝之下。】

【只是後來,隨著這兩個字都成了皇帝的專屬稱呼,因此逐漸等同了起來。】

【其實追本溯源以後,還是皇帝來得更高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