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通古代,開局盤點大航海時代

第22章 全球五大戰略要地!誰佔領,誰就有問鼎全球的資格!

這道題一出來。

各個朝代位面的古代數學家們,紛紛抬起了頭。魏晉位面,正在註解《九章算術》的劉徽。

南北朝位面,正在計算圓周率的祖沖之。

正在研究高次方程數值解法的朱世傑,等等。在看到這道題的一瞬間,大家皆是一愣。

可而後對數字敏感的他們,馬上想到了一個答案。那不是9嗎?

可是很多人卻又覺得,選拔國家人才的題目,怎麼可能如此簡單。“圖推是何意?”

很快,眾人都發現了這道題的重點。大明成祖位面。

朱棣和朱高熾、朱高煦父子,外加上一個外孫朱瞻基。

四個人抓耳撓腮。

想了半天也想不到一個準確答案。

朱高熾道:“爹,應該是9吧?前面每一個數字,都要比上一個數字大2。”

朱棣不擅長計算,只能微微頷首。

四人於是將目光齊聚穹幕上。

【很多人看到題目後會直接就選擇B選項,1、3、5、7、9,數差為2,多簡單的題目。】

【但是你有沒有注意到,這道題前面,寫的可是圖推,這並不是數推題目。】

【如果是數推,選B絕對沒有一點毛病。】

【但如果是圖推,就只能選擇C選項。】看到穹幕給出最終答案。

歷朝歷代古人當即震驚了。

很多精通於算數的賬房先生、學子們,都選擇了B。

可沒想到卻來了個大反轉。

古人們心中皆是疑惑:這個答案是怎麼得出來的?

【本題考查的是圖推中的開閉性,即圖形是開著的還是閉合的。】

【換句話說,就是圖形中有沒有閉合的空間,如果沒有閉合的空間,那就是開著的。】

大明成祖位面。

朱棣看了看下方同樣滿頭霧水的朱高熾與朱高煦。整個人頭皮有點發麻。

後世考公職需要這麼繞彎子?他認為這考題有些刁鑽了。

不僅僅是他,不少古代的數學家們,以及飽讀詩書之人。這一刻都感覺像是在聽天書。

後世的知識體系,對於他們而言,完全超綱了。

【第二題。】

【甲、乙、丙、丁四人商量週末出遊,甲說:乙去,我就肯定去;乙說:丙去我就不去,丙說:無論丁去不去,我都去;丁說:甲乙中至少有一個人去,我就

以下哪項推論可能是正確的!A、乙、丙兩個人去了。

B、甲一個人去了。

C、甲、丙、丁三個人去了。D、四人都去了。】

戰國位面。

公孫龍正在完善自己的“白馬非馬”之辯。可當他看到這一道考題後。

饒是以他強大的辯論邏輯,也差點被繞暈。好在他有著超乎常人的思維邏輯的分析能力。僅僅片刻後,他便理順了這道題。

而後公孫龍才長吁一口氣,唏噓道:“真是堪比山路十八彎。”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認。

這樣的推論非常有意思!

公孫龍舉一反三的能力很強,他馬上想到了在辯論中如何運用這種推論法。

【解析:本題考察復言命題推理。】

【甲:乙→甲;乙:丙→非乙;丙:丙;丁(甲或乙)→丁。以四個人的話作為根據,要求選項不能與四句16中任何一句衝突。可以使用代入法驗證選項。】

【A項乙丙都去,由乙的話可知乙去丙一定不去,矛盾。】

【B項只有甲一個人去,根據丁的話可知甲去丁就一定會去,矛盾。】【C項甲、丙、丁三個人去了,四句話都不矛盾,為可選答案。】

【D項,四個人都去,與乙的話丙去則乙不去,矛盾。】而其他時代位面的古人們,尤其是帝王將相。

認為這樣的題目,出得很巧妙。畢竟想要在官場上生存、辦事。

腦子靈光一些,總好過於榆木疙瘩。

這樣可以篩選掉一些腦子過於愚笨的人。

不少帝王開始考慮,要不要在科舉考試當中。也增加這樣的題型,用於人才篩選。

【第三題。】

【在帝都時間,春分當日下午6點整,幹警小李抬頭38度角仰望夜空的北極星,然後帶隊衝進一個犯罪窩點,此時罪犯最有可能說的話是什麼?

A、餓滴個神啊!B、頂你個肺!C、儂想組啥!D、西八!】

看到這個奇葩題目,歷朝歷代的古人再次愣了。這道題是何意?

這衙役抬頭看了看天,衝進去抓捕罪犯。然後就問罪犯會說什麼話?

古人們紛紛傻眼了,這不是鬧著玩兒嗎?“那誰知道罪犯會說什麼!”

“不過這些話似乎是方言。”

而此刻,歷朝歷代的欽天監裡的官員,以及不少善觀天象之人此刻似乎想到了什麼。

但是他們也不敢確定,只好凝望天彎光幕,驗證自己的猜測。

【解析。】

【這道題我們需要判斷的是,罪犯的老家到底是哪裡。】

【而四個選項分別是陝硒方言,廣棟方言,魔都方言,高麗方言。】

【北極星的仰角,有著自己的地理意義,代表的是北半球的人,所在的緯度的度數。】

【題目中提到了仰角38度,我們看答案中的廣東選項,在北緯20度左右,可以排除。

【魔都在北緯31度左右,也可以排除,剩下的陝硒和高麗,緯度基本相同,都在北緯38度上。】

【接下來看經度,帝都的春分日下午的6點鐘,剛好是東經120度。】【此時和晨昏線重合,也就是說在東經120度以的範圍是黑夜。】

【而題目說能看到北極星,顯然是晚上,那就只能是帝都以東的高麗族區域,所以答案是D。】

大明太祖位面。

朱元璋卻饒有興致:“這樣的出題方式,與解題方式,還真是有意思。”將地理、天象以及思辨能力融為一體。

考察考生的綜合能力。真可謂是一舉多得!

“巧妙,咱大明也得借鑑借鑑。”

【第四題。】

【柏拉圖認為,處於變化之中的事物不是真正地存在,持這種觀點的人會認為以下哪項最真實?

A、關於馬的概念。B、人的照片。C、一棵樹。D、勾股定理。】

戰國位面。

“萬物與我並生,天地與我為一!”

莊子站在一處山崖上,負手而立,輕聲呢響。他看到這道題後,眼前一亮:“有點意思。”

他緩緩轉過身。

看向身旁同樣一臉困惑的弟子藺且。

“可曾想過,世間萬物,瞬息萬變,何為真?何為幻?”

“柏拉圖此言,看似否定了變化之物,實則觸及了存在本質的探討。”藺且撓撓頭,不解地問道:

“先生,那依您之見,這題中所問,哪個最為真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