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通古代,開局盤點大航海時代

第17章 明朝皇族湊齊元素週期表!華夏唯一“通天家譜”的來歷,老朱:?

【這事,還得是對宗法字輩特別講究的朱元璋說起。】

【眾所周知,朱元璋對於家譜字輩是極其重視的,他甚至親自定下了大明皇室的二十四的字輩順序。】

【他的後代,都按照這24字輩順序的輩分來起名,從朱棣到朱高熾,再到朱瞻基··代代傳承,很規整。】

【所以,在這方面有強迫症似的朱元璋,也給孔老夫子的孔家,從第五十六代起,定下了十個字的輩分。】

【這十個字,分別是“希言公彥承,弘聞貞尚胤”,都是離意美好的字。】【因為是第一次由皇帝御賜家譜字輩,所以可稱之為初代版本的“通天家譜”。】

彈幕滑過:

一大明皇族的名字,取五行相生作為偏旁,有子孫後世迴圈不息,繁衍不盡,明朝朱氏江山永固的意思在內。

一老朱還是對於《元素週期表》是有貢獻的。

一回復:你甚至不肯稱呼朱元璋為一聲化學家。

一大明朝的王爺們沒有想到,二百年後還能在元素週期表上齊聚一堂......

一回復:當年那些混吃等死的藩王,竟然還有用!

一朱家人的名字硬生生活成了恆河水!

大明皇帝以及王爺們,看到彈幕評論裡都在調侃他們的名字。一時間也有些一頭霧水。

實在是搞不清楚這群人是在說什麼。

但看到“混吃等死”的藩王,很多人臉色都變了,大怒:“找死!”春秋戰國位面。

孔子看到這裡,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

他可實在是想不到。

後世這位大明皇帝朱元璋,居然還有喜歡替人取名字的這種癖好。不但給朱家皇族定下了字輩,還要給他孔家也定好。

不過真要是說起來,帝王賜字,對家族而言便是光宗耀祖之事。“先前天彎光幕上曾說過,漢武帝罷黜百家,厚。”

“這朱元璋又親自賜下‘御賜字輩’,看來儒學光耀後世,青史不朽了。”孔子面色喜悅。

可若他知道,後世儒術早已被漢武帝與董仲舒魔改。估計會吐血。

【到了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又把這“通天家譜”續了十個字,分別是“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

【再過一百多年,道光皇帝又續十個字,是“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

【加上朱元璋最初定下的十個字輩,總共就是三十個字輩。】

【同時,因為清朝皇帝的避諱,清朝皇帝還對這份“通天家譜”中朱元璋定下的十個字輩進行了更改。】

【“胤”成了“衍”,“弘”成了宏大的“宏”,避的是“弘曆”和“胤禛”。】

大明太祖位面。

朱元璋臉上驟然掠過一絲狠厲之色。

“哼,不過是一群北境窮苦之地的韃子罷了,也敢動咱定下的字輩?”

一群異族,對孔聖人指手畫腳,實在是可恨!

殿下,常遇春站出來說道:“長白山一帶,有建奴一族,恐怕便是這群韃子的祖先。”他曾經率領將士到過此地,與這些建奴有過一些交會。

“哼,咱要送他們一家人整整齊齊上路!”既然天穹光幕現世。

他朱元璋斷然不會讓這幫韃子奪取大明江山!

【不過,三十個字還是不夠用。】

【1920年,第75代衍聖公孔令貽,又續設了二十個字作為輩分。】

【具體是:“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然後,他提請當時的統治政府進行核准,然後公諸於世。】

【由此,形成了孔家這一份完整的“通天家譜”。】

看到這裡,歷朝歷代的古人們,才總算明晰了這“通天家譜”的來龍去脈。這樣宛如天潢貴胃般的字輩來歷。

縱觀古今,還真沒幾個家族能如此。

而東晉南北朝位面。

王、謝兩家各個時代位面的掌舵者。此刻皆是冷哼一聲。

“這算什麼通天?撐死了不過一個名諱罷了!”“若論權柄,聲望,我王家家譜才是通天家譜!”

“我謝家權勢橫壓廟堂,帝王更迭,百官任免皆有我謝家手腕,這才算是手眼通天,況且我謝家絕不會與其他家族共享字輩!”

【以上,就是孔氏一族通天家譜的由來。】

【那麼,其他的“孟顏曾”這三姓,又是什麼時候開始共用御賜給孔家的字輩排行的呢?【根據史料記載,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時,清聖祖康熙御準孔、孟、曾三姓同

用御賜派字。】

【而到了乾隆三十八年(1774年),乾隆皇帝又把顏姓也加入進來。】【與此同時。】

【也是在乾隆年間,朝廷明文昭告天下:

凡孔、孟、顏、曾四姓後裔,都必須按朝廷御賜的字輩進行取名,否則,不準編入家譜。

【到此,孔、孟、顏、曾這四姓共用的“.”通天家譜”,得以完全建立。】

【這也是生活中,有些朋友可能會遇到“孔、孟、顏、曾這四家姓名中間一字經常相同”的原因。】

【自從這四姓開始使用統一字輩之後,這四姓人在不同地區相逢,只要互通姓名就知道對方是哪一輩的。】

【由於有統一字輩帶來的親切感,初次相遇也能夠互感親切,如果對方有困難,也可能會給予一定的幫助。】

彈幕滑過:

一還是說儒家的地位,最終促成了這一份通天家譜。

一其實這四家彼此之間要麼是同窗、要麼是師承,又被後世稱為儒家四聖,所以也有著“孔孟顏曾”是一家的說辭。

一其實,更嚴謹的排序應該是:孔、顏、曾、孟。春秋戰國位面。

孔子、孟子、曾子、顏回四人,此刻也終於明白其中緣由。按照一脈相承的原則。

四大姓氏共用一份通天家譜,那也是一種因緣際會。

綿延數千年時間,還能得到一份通天家譜庇護。

他們的文脈,永不斷。

【看完上面的內容,相信各位網友也看出來了。】

【說這份“通天家譜”,從頭到尾都是封建統治者的手筆。】

【他們的意圖,體現了對封建宗法制度以及儒家正統地位的維護。】【那麼,如今你身邊還有按照家譜字輩起名的人嗎?】

【或者,你還願意給後代按老規矩起名嗎?】彈幕滑過:

一我身邊很少有人按照這個字輩起名字了,估計只有那些傳承有序的大家族,才會按照字輩走。

一我家裡就是嚴格按照祖上傳下來的字輩走的,輪到我兒子是個“太”字,妥妥的太子。一現在是自由時代,估計有的人也不願意遵循祖制,若是剛好輪到你,你不喜歡那個字咋辦?

一回復:對啊,萬一那個字與自己八字相沖,那更完犢子了。

....

歷朝歷代古人們紛紛詫異。

按照祖宗字輩起名,家族傳承有序,血脈不斷,有何不好?這字輩便是一條血脈之線,串起家族團結家族凝聚力。

家族強大,個人才能憑藉家族之梯,攀登更高的領域。

後世龍國居然摒棄了按字輩取名的傳統。

他們真無法理解那些“自由”的想法。。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