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時間要比六二年打阿三時還要短。】【第二,只進行地面作戰,不出動空軍。】
【第三,拿下它一些城市後就撤軍,也就是在時間、空間、規模上進行一場有限的戰爭。【這仗只打了二十九天,佔領了他們五個省會城市,然後咱們就又撒軍了。】
【但是,和六二年的撤軍不一樣。】
【這次撒軍,沿途對交趾的基礎設施極盡破壞。】【隨後又進行小型戰鬥,消耗他們的有生力量。】
【這做法不僅是報仇,更是獲得了東埡幾個小國的好感和支援。】【畢竟,咱們當時的行為,可是為他們減輕了壓力。】
【因為交趾當時要稱霸,正在給他們施加壓力。】
【所以這一次,我們的撒軍和消耗,獲得了其他國家的輿論支援。】
【馬來當時發表刊物說道,這是“大快各國人心”的一仗,眾望所歸。】
彈幕滑過:
一一個巴掌大的地方,要稱王稱霸,是梁靜如給他們的勇氣?
一那些都是咱們援建的,破壞了怎麼了?活該!
一回復:對啊,我記得他們陣地上的米袋子上,還寫著咱們國家的名字,真是養不熟的一群狼!
一回復:太可恨了!“打得好!”
一“像這種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狗國,就要這樣痛打才對!”
一“龍國能給,就能奪回來!”
歷朝歷代的古人們,看到彈幕評論後,不由得怒火噴湧。遠親不如近鄰。
龍國幫襯,卻反咬一口,恩將仇報的無恥之徒!
此刻,歷朝歷代無數脾氣火暴的武將,都認為這懲罰太輕了。
【這一戰,前後二十九天,鷹醬出於想要聯合龍國牽制老大哥的目的,選擇了不做任何動作。】
【老大哥鼓動交趾,放龍國軍隊深入,然後打全民戰爭。】
【企圖用交趾的人命,把龍國拖入持久戰,然後他們再搞動作。】【但是當時,龍國並沒有給他們時間。】
【老大哥更是連戰事走向,都還沒有分析明白,咱們這邊卻都已經收工了。】歷朝歷代的帝王將相們嗤笑了幾聲。
老大哥背後這樣做,也太下作了。自以為在背後指點江山,排兵佈陣。
可惜,選錯了狗!
再者說,龍國人也不是他老大哥就能擺佈的。龍國這一步棋,老大哥走不動!
【第四點,也是決定是否要進行一場戰爭的最重要一點。】
【咱們得知道,為何而戰。】
【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
【這是先輩曾經在做出高麗之前的終極考量。】
【打仗是要死人的,花錢的,不是鍵盤俠一張嘴就噴糞那麼簡單。】【國家要對戰士的命,和人民的錢負責。】
【龍國打的每一場熱仗,獲利基本都是十年起步。】
【少於十年,這仗就不值得打。】
大唐太宗位面。
“一仗至少要賺回十年安穩!”“這後人才是人間清醒!”
李世民十分認同這個觀點。
“乃知兵者為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當年,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初登大位,人心不穩。
頡利可汗揮兵20萬南下,李世民被迫和頡利可汗在渭水簽訂盟約。從此之後,李世民時刻關注東突厥的動向。
找機會一舉打敗東突厥,一雪前恥。
貞觀四年二月,頡利可汗請降,並將李世民奉為:天可汗!
李世民沉聲道:“一國之君,運籌帷幄之間,應將天下臣民考慮在內。”
天下利益為先。
“這後人當真是真知灼見!”李世民感慨。
【抗鷹援麗這一場立國之戰,一舉奠定了龍國的大國地位。】
【讓龍國,成了第三世界國家的精神榜樣。】
【也讓老大哥,痛痛快快地歸還了之前侵佔我們的國土。】
【接下來,更是向龍國提供了全面的工業援助,讓鷹醬不得不正視龍國的力量。】
【從而,在那個鷹醬與龍國不可能建交的年代裡,也沒有封死兩國對話的所有餘地。】【而是建立了一條大使級會談通道。】
【五五年,鷹醬與龍國就平民回國問題達成一致,然後原子彈之父錢老就回國了。】【六二年,敲打完膽敢還手的阿三。】
【這一仗,至少可以保持邊界十年的穩定。】
彈幕滑過:
一艾公的話,含金量一直在上升!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
一當年那真是如履薄冰,不論是立國之戰,還是對周遭國家的一些戰鬥,我們都做出了最佳選擇。
【但要說這阿三,你不能用正常的思維去看待他們。】
【千古風流人物,那恐怖的穿透力,也有看不懂的國家。】
【六二年一次,六七年一次,給臉不要臉地見過。】【但不要臉得如此自信,還是頭一次見。】
【六二年他們都城差點沒了,六七年一場炮戰對轟,三哥再次落荒而逃。】彈幕滑過:
一三哥:我們的火箭都是靠嘴吹上天的!
一不愧是我三哥,真是笑死我了,哈哈哈!
一看抽象人物,還看阿三!屬於恆河水喝多了。
一你們沒發現,咱們周邊的國家,其實都很抽象嗎?棒子、倭國、阿三、傣國...
一回復:你這麼一說還真是。
一回復:畢竟在古代這些都是蠻夷啊,這是不是就合理了?
“啊?”
古人們看到阿三國如此荒唐,一時間無言以對。
一個國家厚顏無恥到這種程度。
真乃千古罕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