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獵:帶甲百萬,你說是普通縣令?

第31章 釀酒

雖然李采薇一心想討個持家能幹的嫂子,但無奈卻拗不過李牧,便也只好作罷。

眼看天色將晚,她便將冊子細細收好,準備明日交還給麻姑。

……

吃了晚飯,李牧找了一個大盆裝上了清水,將今天進城購買的高粱穗剝谷後倒了進去。

“哥,家裡還有稻米,你怎麼又買了些高粱?”

李采薇蹲在旁邊,翻了翻他從城中帶回來的包袱,找出一包宛若發黴谷餅般的事物,還散發著古怪的氣味。

“這是酒麴?你想自己釀酒?”

她以前幫人做工的時候曾經在後廚見過這種東西,這是釀酒的必備之物,再加上昨天李牧交代她找出幾口大瓦罐的行為,稍微一聯絡,便明白了李牧究竟想要做什麼。

“沒錯。”

李牧點了點頭:“我就是要造酒。”

李采薇聞言有些詫異。

雖然自從大齊這任皇帝登基之後,便解除了百姓不允許私自釀酒的禁令,但民間卻並沒有太多酒坊出現。

原因很簡單。

一是釀酒方法難搞,二是原材料太貴。

但凡在市面上銷路好、叫得出名的好酒,釀造方法和配料表都被主家像看待親兒子一般保護的周密無比,不敢向外洩露半分。

那些不出名的小作坊自己調配出來的酒,大部分口感都特別差,又因為成本問題不敢降價,所以最多兩三個月便關門倒閉。

而且釀酒需要消耗大量糧食,一般來講,五斤糧才能出一斤酒。

就算拿最便宜的苞谷來當原料,成本也要將近百文了!

再加上人力和器具的損耗,至少要賣到一百五十才能略有盈利。

在如今平原縣的市面上,就連口碑最佳的“醉秋風”也才賣到一百六,有誰會願意花差不多的價格去購入口感又差、酒質又渾濁的私酒呢?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即便官府解除了禁令,民間依然沒有人願意幹這種費力不討好的行業。

“你要是想喝酒直接去買些便是,城中鴻賓樓的順府佳釀、陳家老窖的青梅燒,都是不錯的好酒。”李采薇雙手托腮,斟酌了一下用詞道:“自釀的酒……即費力,又省不了幾個錢,完全是自討苦吃嘛!”

“順府佳釀?青梅燒?酒精風味小甜水罷了……根本和好酒扯不上邊。”李牧嘀咕了一句,將洗乾淨的高粱粒倒進鍋中煮熟,自信滿滿的說道:“最多半個月,我讓你嚐嚐什麼才是真正的酒!”

釀酒時,原材料不同,製造出來的口味也各不相同。

高粱香,苞谷甜,小麥清,稻米柔。

他將被煮熟的高粱粒混合著酒麴丟進瓦罐內,又按照記憶中【三月春】的配方添入清水和其他佐料,最後將瓦罐的口封住放在房間角落裡。

就算是蒸餾酒,一開始也得有個發酵的過程。

一般來說十天左右,瓦罐內的酒麴和糧食便會完全融合,到時候只要再經過篩淨、蒸餾等工藝,三月春才算是製作完成。

由於是第一次,即便有配方在手,李牧也沒有一次性造太多。

畢竟凡事都得有個試錯的過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