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我感覺這張老師的講課方式很新穎啊。”
“我也這麼覺得,而且,她這種講課方式我更加容易跟著她的思路走,不會跟我自己的思路起衝突,挺好。”
“張老師的這個教學方式擴充套件出來的知識點也很自然,不錯。”
“沒錯,這種教學方式感覺很能夠發散思維,同時,也能夠學到東西。”
“……”
市教育局的領導們竊竊私語著。
相比於來參加比賽的語文老師們,他們更加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看到這種教學方式的利弊。
而不是僅僅侷限於看張秋英有沒有講到課文考察重點。
而臺下眾人嘁嘁喳喳交流的時候。
臺上的張秋英已經進入到了一種忘我的講課境界,完全沒有收到這些私語的影響,持續不停的講道:“《蜀道難》當中其實涉及到了很多的典故。”
“像是‘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這一句,蠶叢、魚鳧,都是傳說中古蜀國國王。古代的蜀國本與中原不通,至秦惠王滅蜀,始與中原相通。”
“還有‘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這句,相傳秦惠王嫁五美女與蜀,蜀遣五個力士迎之,回到梓潼,見一大蛇入穴中,五人引其尾使出;結果山崩,五人皆被壓死,五女上山化為石。”
“還有‘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中的六龍回日,乃是相傳太陽神乘車,羲和駕六龍而駛之。”
“還有‘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子規,又叫杜鵑鳥,蜀地最多。相傳蜀帝杜宇,號望帝,死後其魂化為子規,啼聲悲悽。”
“……”
張秋英越講越是順手,所表現出來的東西也遠遠超過這兩天預演的東西。
更是講的臺下……
從最開始的嘁嘁喳喳,再到後來鴉雀無聲。
很快,張秋英講完。
“……”
安靜。
臺下仍是一片靜悄悄。
當然了,也就只是瞬間。
下一瞬,鬧哄哄的議論聲彷彿要把這演講廳的房頂給掀翻!
“好傢伙,張秋英老師講的這些……知識面也太寬了。”
“奇怪,張秋英老師講的這些好像是考察重點,又好像跟考察重點不太一樣啊。”
“更奇怪的是,我其實就這麼隨便聽聽而已,怎麼感覺她剛剛講的這些都記在我腦袋裡了?”
“好新穎啊,這完全不是公開課的展示套路。”
“張秋英老師這也算是另闢蹊徑了,而且甚至感覺開闢的很成功。”
“公開課的最終目的也是要不斷最佳化和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張老師她的這個公開課有參考價值麼?這點我不是很確定。”
“我覺得不太行啊,這會讓學生們記憶的知識太亂太雜了,有點增加學生們的負擔了。”
“可如果講課講一遍,學生都能牢牢記住,別管記住的是什麼,反正就是記住了,那記住重點和記住重點以及重點外一大堆的擴充套件知識相比……顯然後者更好。”
“……”
就在臺下語文老師們議論不休的時候。
陣陣掌聲很是突兀的在這鬧哄哄的聲音之中響起。
“啪啪啪——”
是市教育局領導們在鼓掌。
這會兒,評委席上的教育局領導們臉上掛著興奮的神色,對張秋英投去了讚許的神色,很是認真的鼓著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