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舟剛剛的科普其實就是拋磚引玉,引玉的“玉”就是想要接下來說一些有關於楊梅的詩詞。
這下好了,這“玉”讓直播間觀眾給引了出來。
“楊梅的詩句啊,那有很多。”
林舟借坡下驢,張口就來:“像是宋代的方岳,就寫過一首詩《次韻楊梅》,‘筠籠帶雨摘初殘,粟粟生寒鶴項殷。眾口但便甜似蜜,寧知奇處是微酸’,顏色、形狀、味道來寫楊梅。”
“還有,李白也寫過,《梁園吟》‘玉盤楊梅為君設,吳鹽如花皎白雪。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夷齊事高潔’。”
“蘇軾也有寫,《參寥惠楊梅》‘新居未換一根椽,只有楊梅不值錢’。”
“還有陸游,《醉歸》中寫道“烏桕陰中把酒杯,山園處處熟楊梅。醉行踸踔人爭看,蹋盡斜陽蹋月來”。”
“宋代的方回也在《五月十一日生朝》寫過,‘強展愁眉進一杯,年年紅熟見楊梅。至親阻寇全無信,時貴嫌貧近不來’。”
“……”
林舟這一首首詩詞說著,直播間的彈幕也是一條條的刷著。
“主播說的這些詩詞我真是一句也沒聽過。”
“我也是,感覺不出名啊。”
“李白、蘇軾這些有名的詩人寫過的詩詞,怎麼可以感覺這麼的小眾啊?”
“我還以為只有我沒有聽過這些,以為是自己才疏學淺,看來大家都一樣啊。”
“我剛剛仔細想了想,好像特別有名的詩詞似乎沒有提及過楊梅的,就是那種張口就來的那種有名。”
“好像還真是。”
“是不是因為楊梅太普通了,寫起來也沒什麼感覺,寫的都像是敘事文一樣的平淡感覺?”
“連李白、蘇軾、陸游這樣的大詩人都沒能把有關楊梅的詩寫出爆款,那恐怕楊梅是真的不太行。”
“……”
說到口渴的林舟停下來吃顆楊梅的工夫,看到公屏上的彈幕都在討論這些問題,他一下子來了精神。
“這可有的說道說道了!”
“……”
林舟將楊梅果核吐了出來,對著鏡頭搖頭道:“家人們,不是楊梅不行……這一點上,你們想的就太有失偏頗了。”
直播間觀眾:??
直播間觀眾們本來你一句,我一句的,說的熱鬧,還以為自己討論出來的觀點就是正確答案呢。
哪成想……
林舟這一句話猶如當頭棒喝。
直接給他們敲懵了。
“有失偏頗?主播,我們說的哪裡有問題了,你來說說。”
“是啊,難道有哪一首詩詞是有關楊梅的,很有名,但是我們沒想起來的嗎?”
“那我問你啊,主播,那我問你。”
“那主播你來說說是怎麼個事兒?”
“……”
看著公屏區的彈幕瞬間密集了起來,勾起了直播間觀眾們的好奇。
林舟不慌不忙道:“其實,不是楊梅不行,或者說,不僅僅只是楊梅不行,而是你們所認為的‘行’,就是那種千古名句,那種爆款的詩詞,它裡面一定不會是吃喝玩樂這些庸俗平凡之事。”
“而是……”
“裡面一定會有哲學的力量在對其進行託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