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博雅塔,王志偉又繼續介紹道:
“北邊是鏡春園和朗潤園,郎潤園那邊是家屬區,國學大師季老就住在那邊,不過現在他帶隊出國訪問去了,等他回來你們說不定有機會碰到!”
楊興武跟著王志偉在大學裡逛了大一圈,什麼勺園、靜園、燕南園,還有什麼柿林都看了一個遍,他還在學校裡面看到了領袖雕像。
逛了一圈後,楊興武最大的感受就是八十年代的校園與三十多年後的差別還是很大的,或許條件好了之後,各方面建築建設的越來越氣派,反倒讓他覺得現在的學校更有歷史的厚重感!
參觀完學校後,已經到了十一點多,王志偉又帶著著一眾學弟們去領飯票和津貼。
“咱們學校每人每月供應飯票,七斤大米,十二斤玉米麵,十五斤白麵。
按照國家規定大學生的津貼每月22.5元,但你們也知道,那是普通本科的津貼,咱們的要上調兩級,即每人每月32.5元。
吃飯的話是憑票夠買,南方的同學吃不慣麵食的,可以和北方的同學互相換一下。
另外今天是中秋節,學校給各位同學準備了月餅,一人兩個,大家領津貼和飯票的時候順便領一下!”
王志偉說完,便耐心地等待著眾人。
楊興武帶著林志遠領了飯票和津貼後,又領了四個月餅,這才出來。
月餅是八十年代的常見的月餅,外邊是粗麻繩捆好的,用老草紙包裹後,最上面貼了張紅紙,一提裡有四個月餅,剛好夠他們倆的。
王志偉等到同學們領完津貼飯票和月餅之後,又把眾人帶到食堂就算是結束了自己的工作。
在和同學們一起吃過午飯後,與一眾學生告別後,再次回到了西門,準備迎接下一批學生!
楊興武帶著林志遠吃飯,學校食堂有免費的玉米糊糊,味道還不錯,楊興武一連喝了兩碗。
吃完飯,兩人這才回了宿舍。
回到宿舍,楊興武把床鋪好,又把行李全都放進衣櫃裡,再把裝行李的尿素袋收好,這才算忙活完。
忙完之後,楊興武這才有空招呼舍友。
“啥時候來的?沒有南方的學長學姐帶你嗎?”
“比你早一點!有南方的學長,但他們也聽不懂我說啥,我就這麼被放進宿舍了,然後就碰到了你!”
楊興武聽到這話倒沒覺得奇怪,畢竟在北方方言當中,晉語體系都能做到一個縣一個音,再想想南方就更不奇怪了!
他所在的三川市同樣如此,函谷關那邊偏向關中話,河西那邊又偏向煤省的河東話,他們又偏向正宗的中原官話,跟洛市的話還有些區別!
“沒事兒,你才剛來,慢慢就習慣了,以後可以學習一下京城話,到時基本就能聽懂大部分北方人說話了,有啥不懂的就問我,也可以寫字跟舍友交流,說不定剩下的四個人也有你們那邊的人呢!到時就碰到老鄉了!”
“估計難,我是想著來京城看看首都,我身邊的同學大都去了滬市或者皖省的中科大。”
“那邊相對來說離家更近一點,你這一下跑了三千多里地,也是厲害,這兩天你多注意一些,小心水土不服,再病倒了!”
“好的,謝謝你!”
“都是舍友,用不著這麼客氣,有事你喊我,坐了兩天火車,犯困了,我先上去睡會兒!”
林志遠聽後點點頭,楊興武看到這就上床睡覺了。
一覺睡醒五點多,楊興武頓感神清氣爽。
扭頭看到下鋪的林志遠也在睡覺,躡手躡腳地下了床,去水房洗了把臉,又拿著暖壺去水房打了兩壺開水。
回來宿舍後,倒了一茶缸的開水,放在桌子上。
過了後一會兒,林志遠悠悠轉醒。
楊興武看到後,招呼道:
“醒了?來嚐嚐我們北方的月餅,今天中秋節!不知道你能吃的習慣不,先嚐一點試試!”
林志遠聽到這話,連忙起床洗漱,回到宿舍後,伸手接過楊興武遞過來的一小塊月餅,放入口中。
“還不錯,甜的,我們那邊也吃甜食,你這是什麼餡的?這青的紅的長條都是些啥?咋還有點甜又有點澀!”
“五仁月餅,好吃吧!那兩個是青紅絲,陳皮做的,我還怕你吃不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