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都是一陣吹捧,這個時候的商人對於官員來說,是政策落實的有力支撐。
他們本地不是沒有能幹的商人,但是他們的行商範圍集中在本地,很少起到溝通全國、全世界的作用。
像陳東這樣的商人,背靠上海港口,能力人品都得到了認證,在他們眼裡,就和港商臺商一樣。
不僅僅是錢,更多的還是隱形的資產。
地域之間是有隔離的。
北方的產品要進入南方,需要克服很大的困難。
陳東這樣的人,就恰好能夠解決這種問題。
更何況,他們都知道寶總是做外貿的。
既然飛機能進口,那麼機器裝備,技術人才難道就不能進口了?
意識到陳東是塊唐僧肉的人們,都是帶著任務來的。
凡事想要做成一些事情的官員,都紛紛上前敬酒寒暄。
成都各區,都派出了相對有分量的人來,一起喝完酒之後,陳東的周圍不斷有人上前和他商討投資問題。
給出的條件也很優惠,免稅三年起步,土地租金優惠,全區開綠燈等等,陳東雖然還在牽掛試飛,但是氣氛烘托到這兒了,他也不吝於和當地領導談談有可能的合作。
例如蘇聯汽車生產線引進之後,可以在這裡建分廠。
上海那邊引進生產線之後,陳東自然要做一個自己的品牌,那成都這裡完全可以做一個子品牌。
龍泉驛區的主任和他商談的時間比其他人多出一倍,周圍的人都有些羨慕。
但是誰讓龍泉地區的配套設施更加齊全,而且他們領導更加開放。
別看大家都有任務,但是因為時代發展原因,真正能讓產業落地的官員,並不是很多。
南巡之前,一部分人還是忌憚這些的。
雙流現在還是縣,他和正在規劃籌建中的高新區的負責人一起過來敬酒時,陳東正在和來自保和鄉的一位校長聊他主管的無線電工程學校。
陳東瞭解了一下他們的學校情況,開玩笑似的說了一句,以後說不定要大量僱傭他們學校的學生。
那位校長笑了笑,沒當回事。
廢話!
現在的大學生可是天之驕子,出來就是要當官的,怎麼可能去一個私人企業。
這位校長走後,陳東和新來的二位接著神侃。
陳東對高新區很感興趣,他計劃中的電子產業的選址,本來就有成都一份,更何況這裡的學校在電子行業很權威,可以保證生產基地的人才需求。
陳東沒有背景,沒有做高官的岳父,就只能自己給自己編織關係。
而關係,正是在晚宴上的一杯杯酒中建立的。
晚宴快結束的時候,陳東已經看起來搖搖晃晃、不勝酒力了。
一直在身旁照顧的汪小姐把他攙出賓館,扔進林經理準備好的專車。
回到招待所的房間,汪小姐把陳東扶到床上躺下。
站在床邊嘆氣道:“又喝多了啊!”
她單膝跪在床上,解開陳東的襯衫釦子,忍不住戳了戳陳東的肌肉。
“真大。”
汪小姐做賊似的抬頭看一眼,發現陳東閉著眼睛,便低下頭繼續幫陳東脫衣服,肆無忌憚的上下其手。
卻未注意,陳東喘息聲比之前大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