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有一個優勢,就是他現在的身份事實上算是港商。
正如他從前所說,他是香港公司的上海代表,究其根本,他的背後代表了香港公司的意見。
正常來說,陳東的外貿生意從香港公司給的身份中獲利,便會被所在公司繫結,一切行動都會限制在為香港公司謀福利的範圍內。
但是香港公司那邊的負責人是陳東的哥哥,因此陳東可以既享受香港公司的便利,又可以獨立自主的發展自己的生意。
陳東的哥哥,既寶總的哥哥。
他事實上要比寶總更加優秀,不僅讀過大學,學歷碾壓寶總,而且能在香港那種黑白道氛圍中白手起家,絕對不是寶總這個在爺叔手把手教導下成長起來的“蘇州河情種”可以媲美的。
當初寶總的父母在香港生下寶總的哥哥後,便把他送了人,一直到寶總長大,也沒有見過這個哥哥。
在寶總十歲左右時,他偶然收到了來自香港的信,那是他第一次知道自己還有個哥哥。
寶總的父親當時嚴厲地說:“不許看!”
寶總還是看了,而且還寫了回信。
從那個時候起,寶總正式跟哥哥建立了聯絡。
哥哥給他寄過很多印著香港風景的明信片,寶總分給了自己的小夥伴,也給雪芝送過。
哥哥上大學之後,兩人的聯絡就變少了。
畢竟是男人,長大之後能說的話就不多了。
直到寶總的哥哥送了一筆五百萬美金的生意過來。
現在,陳東全盤接受了寶總之前的一切,包括這個哥哥。
外貿生意在陳東的努力下,按照原本的方向進行,唯一不同的就是陳東拿出二十萬美金試了試水,賺了不到一倍的利潤。
寶總收購國庫券,那已經是九十年代之後了,那個時候的國庫券差價已經小到四五塊錢了,只能賺個零花錢。
可以說,離了爺叔的寶總其實沒有幹成什麼事。
他更像是爺叔的傀儡。
一個爺叔在上海商界的行走。
三羊牌與魏總的競爭中,看似穩操勝券,運籌帷幄,實際上根本沒有人有能力和他競爭這個合同。
在爺叔的努力下,寶總就像陳曦輔助下的劉皇叔一樣,a過去,對面下一秒打出gg。
沒辦法,墨鏡王實在擅長氣氛的營造。
畫面中的寶總叱吒風雲,仔細一想,這是個什麼玩意兒啊,他自己幹啥了。
給爺叔栓條狗都能贏。
差不多是這個比喻。
陳東有什麼區別呢?
他或許更加純粹。
寶總想要掙錢,透過資產的增加來證明雪芝錯了,來證明當初雪芝寫在衛生紙上面的20000元不過是九牛一毛。
陳東也想掙錢,他掙錢,就是單純沒富過,怎麼也得體驗下富豪過的是什麼生活!
高爾夫球!
乒乓球!
啤酒瓶!
好在他還沒那麼變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