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來香港當然不是來看風景的,既然決定要開始佈局日化產業,他自然不是動動嘴就行了。
在阿貝的引薦下,陳東首先找到了在香港開設的寶潔公司的負責人。
對於陳東發出的邀請,查理有些疑惑。
他自然聽說過這位在內地短短几年便發家致富的上海商人,不過他不是一直在股市忙活嗎?怎麼突然找上他們公司了?
今年日本股市的事情他們已經聽到一些風聲,與現在日本股民形成對比的,就是這位趁著股市崩潰賺的盆滿缽滿的寶總。
作為接觸中國市場的前沿,查理當然也瞭解過這位寶總的過往,知道他除了炒股票之外,還一直在做外貿生意,但是據他所知,陳東的主要方向是中國現在出口最多的紡織品以及和蘇聯的食品出口,他不知道他和對方能有什麼合作的可能。
而且寶潔公司早就已經決定向內地進發,早在88年就已經在粵東建立了第一家工廠,就算真要合作,這位寶總來的是不是有點晚了?
不過熟知公司的未來發展方向的查理並不會打算拒絕和這位內地鉅商見一面,就算談不成合作,至少也能擴充套件一下在內地的商業關係,保不齊以後就會有合作的機會呢。
帶著心裡的一些疑惑,查理帶著秘書和一位香港的經理來到了陳東邀請的地方。
半島酒店的會客室裡,雪芝幫查理和陳東兩方倒上茶水,離開的時候看了陳東一眼,卻發現他目不斜視地正在與查理說著客套話。
查理的中國話說的確實不錯,一直以來很多中國人都覺得外國人很傲慢,其實不然,他們的傲慢有時候都是裝出來的。
有的外商去內地投資的時候,特意裝模作樣的說自己不會說中文,讓當地官員給他找翻譯。
那些人信以為真,有些原本應該回去討論的問題,便在叮囑翻譯後肆無忌憚的當著人家的面說一些敏感問題,例如底價、免稅額度以及提供的土地存在的問題,殊不知人家把這些聽的清清楚楚。
到最後籤合同的時候,被人家反將一軍,只能打碎牙往肚子裡咽。
兩人客套了兩句,便說起正事。
查理問道:“寶總來到香港,又第一個找了我們寶潔公司,寶總是準備在香港投資日化產品嗎?”
這話問的很沒有水平,不過是作為切入點,探探陳東口風罷了。
“當然不是,就算是你們內部現在恐怕也知道香港的人口根本提供不了你們需要的市場了,現在內地才是世界投資人應該看重的地方。”
“但是。”查理打斷道:“我們現在已經在內地有了三家工廠,寶總現在說的事情是我們公司幾年前就開始做的。”
陳東道:“我當然知道你們什麼時候進入中國的,但是我想跟你說的是,你們選錯了地方,想要在中國真正擁有一席之地,粵東不是最好的選擇。”
“你的意思是上海?但是就我所知上海的優惠力度和你們政府的重視程度遠不及粵東吧?”
陳東笑道:“如果你覺得這麼明顯的事情還需要我來提醒,那你們的投資顧問現在就可以下崗了,我要說的是在中國擁有一席之地,而不是怎麼省錢,你們想要在中國的市場真正取得成就,上海才是真正能達成這個結果的地方。”
陳東的臉上帶著自信,查理對陳東的說法並不贊同,他問道:“為什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