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塵眼皮跳了跳,竟然是獻降。
搞這一出,一看就是李世民逼著人家乾的。
吐谷渾可汗都不會說漢話,現在說得挺流利,肯定是李世民逼著人家學的這幾句。
“朕接受吐谷渾歸降。”
李世民起身走下來,居高臨下接過吐谷渾金印和地圖,儀式感滿滿,那個驕傲和神氣啊。
葉塵正在心裡吐槽呢,突然系統提示音響起,吐谷渾滅國,獎勵一萬五千點兌換值。
比南疆七十二部歸降多了足足五千點。
但好像南疆的實力確實沒吐谷渾強。
好,這逼裝的好,這儀式整得好。
高句麗比吐谷渾還強,怎麼著得給兩萬兌換值吧。
新羅、百濟加起來,起碼也得上萬吧。
這麼算下來,很快他就會有超過五萬點兌換值了。
美滋滋。
本來他是惦記著幹薛延陀賺積分,沒想到還能撿漏吐谷渾。
南疆首領們此刻覺得他們歸附非常正確,否則指不定哪天就是他們跪在這裡獻降了。
高句麗、新羅、百濟使臣則心中慼慼,要不了多久就輪到他們三國了。
“你們可願向大唐俯首?”
李世民俯視著那些吐谷渾貴族。
“我們願意。”
哪有人敢反對啊。
“很好,大唐會在吐谷渾施行一國兩制,朕放你們回去輔佐大唐官員治理吐谷渾,推行漢化。”
“吐谷渾族定為三等種族,十稅五,學會漢話升為二等種族,十稅四,考中功名者減免賦稅。”
“什麼時候有三百人考中舉人以上功名,什麼時候升為一等種族,列入華夏民族之中。”
李世民直接定下吐谷渾的未來。
三百人考中舉人以上功名可不容易。
畢竟要和大唐那麼多讀書人競爭。
這是在逼著吐谷渾快速漢化,拼命讀書。
種植高產糧食,十稅五也能活下去,但想要活得好,就必須拼命讀書。
吐谷渾這個冬天不知道死了多少人,加上大唐如日中天,吐谷渾起碼五十年內沒有反抗資格。
五十年後,那都漢化得差不多了。
這招很損,但好用。
其實就是殖民,加上融合。
“我等願服從大唐,謹遵大唐陛下令。”
吐谷渾貴族們哪裡敢反駁,或者說是知道沒有反抗資格。
還能活著回去,已經是謝天謝地。
“改吐谷渾為青海道,擢尚書左侍郎宇文士及為青海道左道令;蔣國公屈突通為右道令;吏部侍從高季輔為長史;光祿大夫于志寧為道丞;河間郡王李孝恭為司馬。”
“下設十五州八十一縣……”
李世民早就整理好了方案,調大臣前往吐谷渾進行管理。
“河間郡王李孝恭,兼任青海道行軍大總管,統左威衛大軍駐於青海道,總管青海道兼河西走廊總軍事。”
“突騎衛大將軍突利,兼任涼州道大都督,統兩萬突騎衛協助涼州道大將軍安修仁駐守河西走廊,突騎將軍阿史那忠,統三萬突騎衛駐守河套地區。”
“青海道若生變,統兵擊之。”
“右驍衛大將軍薛萬鈞,統其餘兵馬班師回朝。”
李世民裝都不帶裝的,直接擺明大軍鎮守,敢生叛心,誅之。
現在大唐名將中,除了李靖就是李孝恭戰功最卓著,兩戰突厥和滅高句麗,都是以主將身份統一軍作戰,威震西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