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並施,掘了人家祖墳,還讓人家感恩戴德,以後老老實實,甚至是拼了命的為大唐效忠,建功立業。
這帝王心術,絕。
韋家沒得選擇,只能老老實實建功立業贖罪,遷到青海道那邊,也能起到監視那邊官員,以及去推行漢化之人的作用。
這一招,完美。
李二不愧是李二,他熟讀華夏通史,都沒想到這麼絕的辦法。
關鍵李二把韋挺算計成這樣,韋挺還得感恩戴德。
“大理寺卿,讓人把韋源全家抓到吉州斬首示眾,給吉州百姓一個交代。”
李世民冷冷掃了一眼韋源。
韋源還有點不服,但被韋挺惡狠狠地瞪著,沒敢再說話。
“是。”
張允濟應了一聲,讓一大理寺官員把韋源押下去。
“陛下,皇子和公主們一天天長大,應該上封號了。”
這時,崔義玄開口道。
“嗯,確實,二皇子李泰封魏王,三皇子李恪封吳王,長公主封號長樂。”
“先建學宮,王府和公主府過兩年再建,先居宮中。”
李世民直接定下,猶豫了一下,繼續道:“楚王世子李寬追封楚王。”
百官也無異議。
算起來,李寬才是二皇子。
楚王李智雲,太上皇第五子,無嗣早逝,武德三年,太上皇把李寬過繼給楚王延續血脈。
結果也幼年夭折了。
現在宮裡大點的皇子公主就太子、李泰、李恪、李麗質。
“去年忙著打仗,連工舉都沒空舉辦,今年我們要做的事很多,左僕射,你來總結一下。”李世民道。
“第一件事,自然數遼東之戰,勝利不過時間問題,贏了之後如何控制和治理。”蕭瑀提出議題。
“自然是如對吐谷渾,納入大唐版圖,設立道周,三國比吐谷渾更可惡,我提議直接定為五等種族。”長孫無忌憤慨道。
“附議。”
“附議。”
“……”
百官沒一個反對的,反正是異族,主要是惱火新羅的背信棄義,沒有信用的人,誰不討厭。
吐谷渾貴族忽然覺得心裡平衡不少,高句麗三國比他們還慘吶。
“這事先放一放,吏部先擬一份具體方案出來,主要劃定道州、如何派遣官員前去治理。”李世民進行總結敲定。
“遼東除了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外,還有五部室韋和契丹八部,兩族之前被東凸厥奴役。”
“在此之前,一直與中原保持友好關係,是否招降?”
蕭瑀開口道。
還有一點他沒說,室韋和契丹都有五胡血脈,五胡以契丹為首。
而李世民、長孫無忌都有鮮卑血統。
當初五胡亂華,雙方亂戰,五胡一分為三,大部分留在中原死戰不退。
其餘厭戰,退往遼東生活。
後來五胡在中原建立北齊政權,退位遼東的五胡建立室韋和契丹兩個部落。
因為忍受不了突厥的欺辱和打壓,不斷遷徙,最終形成五部室韋和契丹八部。
算起來,兩族與李世民還有點血脈關係。
而就在這時,一兵部官員跑進來彙報:“陛下,好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