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後,率岳飛拾山河

第26章 孤身陷敵圍

沈放簡單的準備了些乾糧,帶著一張弩一把刀,鑽進了山林之中。

沈放隻身一人,目標小,又是夜晚,倒是輕而易舉的突破了金軍的封鎖。

皓月當空,乳白色月光如水般照進棉蔓水中,泛起麟麟碎光。

沈放突破金兵封鎖後,沿著棉蔓河畔孔道之南一路西進,倒也沒遭遇上什麼麻煩。

只是伍有才率領新軍出承天寨並未與他通氣,金軍發現不了他,他同樣難把新軍找出來。

按照沈放定下的訓練大綱,伍有才若率新軍拉練,正常攜帶乾糧不會超過三天,也不會著甲,攜帶的物資與沈放所帶相當。

這是出於機動性強的考慮。

既然他們是去找承天寨金軍的麻煩,沈放沒理由不先去承天寨窺探一番。

待沈放摸到棉蔓水、溫河三角洲邊時,已是午夜時分。

隔著河水望去,承天寨內數堆篝火燃起,寨內一隊隊金兵來回巡邏。

沈放將神臂弩和乾糧用綁帶包起,高舉過頭,潛入水中渡河。

自從在承天寨與金兵真刀真槍硬戰一場後,沈放不敢說已從新兵蛋子蛻變成老兵,起碼膽識壯了不少。

金兵雖然彪悍,但自己這種小目標只要手腳利索些,摸過去偵查一番還是有把握。

沈放籍著寨外殘垣斷壁的掩護,一步步摸向了土牆。

藉助月光形成的陰影,沈放換了幾個位置向寨內窺視。

寨內除了幾隊巡邏的金兵,並未見金兵的羊皮帳篷,甚至原來斛虎沙的中軍大營也是空空如也。

金兵怎麼可能如此大膽,幾隊巡邏兵就敢駐紮於此?

如果金人大軍都去了乏驢嶺,伍有才偵知此地的情況,不可能連幾十個守兵都不敢動手呀?

而且從沈放登上河灘開始,就沒留意到有戰鬥的痕跡。

那就證明伍有才自出承天寨後,沒在此與金兵接戰。

那他們沒來這裡,會去了哪兒?

沈放縮在月光陰影之下,越想越不對勁。

本來這個時間點上金兵的進攻重點不應該是井陘道,廂兵攻打承天寨會不會引起金兵的警覺,提前打通井陘道?

假若真的如此,那乏驢嶺那股金兵不急於進攻就解釋得通了。

他們想利用乏驢嶺作為橋頭堡,屯集兵力糧草穩步前進。

那伍有才等人在路上是否遭遇上了金人大軍呢?

沈放想想又否定了這種可能。

為了鍛鍊廂兵野外作戰能力,沈放要求拉練計程車兵不可走大道,專望山林裡穿行。

哪怕真遭遇上了金軍,廂兵的戰術是小股出動,尋機殲敵,不可能一個都逃不出來。

伍有才此人看似粗莽仗義,滿身江湖氣息,其實是一塊指揮官的好料子。

當初對陣三寶奴第一仗,若非他砍殺膽怯廂兵的強勢手段,廂兵營很可能從一開始就註定潰敗。

伍有才經歷了一場生死搏殺後,算是廂兵營中第一個成長起來的游擊隊長。

他在後來的遊擊訓練中,更是快速領悟了“遊而擊之”的道理。

那麼,兩天時間都沒見他們的蹤跡,伍有才很可能還呆在附近,等待機會襲殺金軍。

沈放待在暗中許久,視物逾清,遠遠望去前方土坡,竟然發現土坡上似乎趴著一群人。

沈放不敢相信,擦了擦眼睛,再次極目遠眺。

土坡上影影綽綽的果真藏了一群人!

沈放打了個冷顫,那些埋伏之人是伍有才的新軍,還是……金人的伏兵?

沈放迅速觀察周邊環境,從泅渡棉蔓水上岸到如今隱藏之地,剛好轉了個角。

這就意味著土坡上埋伏之人很大可能沒發現自己。

既然發現了土坡上埋伏之人,那不管是伍有才的新軍還是金人的伏兵,只要弄點動靜出來就能驗證了。

沈放輕輕的解開裹布,拉弓上弦,將神臂弩括機伸入一個土洞之內。

沈放瞄準的是巡邏金兵。

金兵全身著甲,這麼遠的距離不一定能擊殺。

但沈放要的是弄出動靜,只要能射中金兵便可。

靜夜中一聲清脆的“哐”聲響起,三稜弩箭在月光之中閃過一道黑弧。

隨著聲響,金巡邏兵隊頭掩面痛呼。

這一箭竟正中金兵面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