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你可拉倒吧,就你還求賢若渴,天天在家守著媳婦連門都不帶出的,小心年紀輕輕把身子掏空,到老了看你怎麼辦?”胡嵐跟他們夫妻倆開起了玩笑。
李月娥馬上臉紅了,拉住胡嵐的手不依不饒,江文河卻不在乎,他的身板他知道,上輩子六十多歲照樣棒得很,用過的都忘不了。
只是這話不好跟倆女人說,而且還有個是親媳婦。
媳婦知道就行了,他也沒必要非拿出來顯擺一番。
第二天一早,江文河與胡嵐就前往市裡去接人。
東北到撫陽地區,雖然同屬於北方,但火車要坐三天。
倆人在車站等了倆多小時,終於接到了胡嵐口中的趙姨。
趙娜,20年代生人,如今已經五十多歲了,不過精神頭還非常好。
三人在撫陽市區吃了頓飯,聊得很投機,江文河也不得不感嘆到底人家是專業人士。
趙娜面對當前江文河服裝事業遇到的問題,提出了兩套解決方案,第一套就是代工,找國營廠代工,把價格壓低,用外匯的吸引力讓各廠幫助生產,快速的佔領市場;第二套則是強大自身,建設自己的服裝廠是一方面,同時也可以如江文河打算的那樣併購幾家國營服裝廠,同時也提出可以在國外併購服裝廠,手裡有外匯,外國的東西有啥不能買的?
原料從國內走,或者從其他國家採購更合適的原材料,用外國的工廠還能節省運輸消耗。
考慮到國外的人工比較貴,趙娜卻沒將其當做一個太大問題,真到不能接受了把機器一拆拉回國內就是了,當前最重要的是藉著如今的勢頭把市場儘快的佔領,慢一步可能都會有新的競爭者出來。
江文河深以為然,果然是專業,人家趙娜的眼光就是比他個老農民強得多。
就算是有前輩子的經驗和見識,但涉及到太專業的事情他的短板還是很明顯。
這時候就顯示出人才的重要性來,江文河立馬聘請趙娜為長江服裝集團的總裁。
長江服裝集團的名字是江文河剛想出來的,啥玩意兒都沒有,等於是空頭支票。
趙娜卻也不在乎,她一輩子都在輕工系統折騰,就是想要看到夏國服裝產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江文河這個平臺很好、很有潛力,所以她才願意坐三天火車趕來親眼看一看。
接下來的幾天,江文河帶著趙娜到處轉,新的廠區、臨時廠房還有那些工人。
趙娜也開始招兵買馬,從東北招呼過來二三十人的團隊,把架子給搭起來,江文河這邊也不能一點事情都不做,他把李秋紅塞給趙娜做助理,沒想到趙娜竟然很認可李秋紅。
正當班子雛形組建完成,查理斯也回來了,同樣給他帶了個團隊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