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買兇宅

第42章 芳心苦(15)

丟失的那批餉銀是四月初五抵達江州的,隨行人員於傍晚時分入住江州驛站。依原定計劃,餉銀會在第二日巳時轉交江州府衙,收入庫房。

江州驛站與縣衙毗鄰,按說不會出現任何問題。畢竟沒有哪個竊賊敢在官府的眼皮底下偷官府的錢。官軍守衛鬆懈,竊賊膽大包天,愣是在沒有驚動任何一個守衛的情況下,悄無聲息的搬走了五萬兩餉銀。

慕笙愕然!

五萬兩,一夜之間盡數搬空,還沒驚動任何一個守衛,除了五鬼運財術,想不到還有別的可能。

見慕笙想的入神,沈渡輕咳一聲,摸了摸她的頭:“你該不會以為那五萬兩都是白花花的現銀吧?”

慕笙:“不是嗎?那茶樓裡的說書先生……”

沈渡屈指敲她:“少聽那些話本子!運送餉銀是大事,賊人能想到的,朝廷也能想到。為防賊人半路搶劫,在所押解的銀箱內只有表面那一層是真正的白銀,約莫一千兩。白銀下面不是石頭就是沙土,其作用是增加銀箱重量,迷惑外人。”

把一千兩放在明處,就算遇見打劫的,被劫走的也只是那一千兩。於公,減少了朝廷的損失,於私,能保自己性命。

當官的,果然心眼兒多。

對沈渡勾勾手指,問他剩餘的四萬九千兩藏在哪裡?

沈渡:“你也想打官銀的主意?”

慕笙咬牙:“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才不是你說的那種人。”

沈渡:“剩餘的四萬九千兩以銀票的形式藏在石頭縫隙或者沙土裡,還有一些會藏在木箱的夾層裡。竊賊想要在短時間內將這些白銀和銀票盡數取出,必須有內應,這個內應一定在押解餉銀的官軍中。”

慕笙:“內賊?時過境遷,怕是更查不出來了。”

吳廉巴巴地湊過來:“老話說得好,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風雪客棧沒了,江州驛站還在!柴舉人死了,袁掌櫃還活著,那個寨主跟寨主夫人應該也還活著。找他們總比找內應容易,撬開他們的嘴,也比撬開官軍的嘴容易。順藤摸瓜,抽絲剝繭,柴舉人和柴家人的冤屈定能大白天下。”

沈渡:“不止如此,餉銀屬官銀,官銀都有官家記號,想要花出去,需得將銀子掰開敲碎。”

潛臺詞,碎銀花著不方便,那些使用碎銀的人必不會離開魯南縣,換句話說,碎銀只會在山寨附近流通。銀子能絞,能碎,上面的官印卻不能抹除,除非他們將銀子融了做成首飾。然首飾,只有經過朝廷准許的鋪子才能做,且上面皆帶有鋪子的印記。

說白了,只要他們想查,就一定能查出蛛絲馬跡。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