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師節離開後,李二怒氣衝衝站起,一腳踢翻面前桌子,氣急敗壞。
毫無疑問,李恪已經叛變,帶領一支身份不明的軍隊攻佔曼族,自立為皇,他還讓治下百姓接受漢人文化,這成就甚至超過李二的成就。
但現在,李二隻感到憤怒。
他既憤怒兒子的背叛,也憤怒於失去一個如此出色的兒子。
李恪的行為,對李二而言,是一種背叛,其衝擊力遠勝於那天李恪在大殿上宣佈與他斷絕父子關係。
原本,作為父親,看到兒子建立偉業,理應感到欣慰。
然而,事到如今,一切都已蕩然無存。
父子之情,即將演變為一場權力爭奪戰。
一想到這,李二便心如刀割。
他已無緣再將這個兒子召回大唐,只能在戰場上擊敗,將他押解回長安。
即便李恪才智過人,今後也再無施展之地。
這出色的兒子,等同於已經死去,再無任何建樹,難道不是極大的悲劇麼?
李二此刻多少能體會到李淵在他發動玄武門之變時的心情了。
還沒與李恪正面交鋒,內心便已如此煎熬。
回想當年,他與李建成兵戎相見,甚至親手殺害兩位手足,李淵心中該是何等的痛苦?
第二天,初露曙光,李二召集麾下群臣,商議國事。
等到眾人火急火燎地趕來,只見李二已端坐主位,等候多時。
沒等眾人落座喘口氣,李二便語出驚人,丟擲一個震撼人心的訊息。
“那逆子李恪,已登基稱帝,野心勃勃,朕還是小看了他的胃口!”
這話一出,帳內瞬間炸開了鍋。
群臣議論紛紛,震驚不已。
李二望著這一幕,心中五味雜陳。
他也曾猶豫,是否要將這事公之於眾。
但轉念一想,與李恪的大戰一觸即發,此事遲早會傳遍天下。
與其讓眾人從別處得知,不如自己主動坦白。
讓他們徹底明白,昔日的三皇子,如今已是篡位的逆賊,一切舊有的認知,都要顛覆重塑!
房玄齡心情複雜。
他試圖修復李二與李恪的父子關係。
但現在訊息一出,他清楚兩人已無和解可能。
除非李恪能反攻大唐,並在中原稱帝,否則他的行為必遭李二不容。
接下來,很可能演變為大動干戈。
長孫無忌聽到訊息後,感到的不是震驚,而是高興。李恪揹負汙點,再無望皇位,這讓他振奮不已。
太子地位因此穩固,作為太子的舅舅,長孫家族的富貴得以保全。
“陛下,李恪此等狂妄悖逆之行,簡直就是對天威的公然挑釁!
朝廷怎能坐視不管?
臣懇請陛下即刻發兵,猶如猛虎下山,直搗涼城,將李恪擒獲歸案!。
陳師節一聽,眉頭緊鎖,心中一股怒氣油然而生。長孫無忌明顯是想玩火,讓李二和李恪之間的關係徹底破裂,從此水火不容。
他這一手玩得太過明顯,在場眾人哪個不是精明之人?
長孫無忌那點小心思,早已昭然若揭。
李二目光如炬,冷冷掃視著長孫無忌,聲音低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