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相已經說了,李恪從未透露軍隊來源,陛下把自己的生命輕易交給他,根本不合理!”
房玄齡當即反駁:“我確實說過,殿下養私軍或許有其他原因。如果陛下親自去一趟,與殿下深入交談,或許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而且,養私軍的問題有輕有重,其他人也有養私軍不是麼。”
長孫無忌欲言又止,最後無奈垂下了頭。
實際上,不僅別人,太子手下也有私軍,是在皇帝授權的東宮六率之外的軍隊。
歸根結底,東宮六率的掌控權在皇帝手中。
作為太子,未必能完全信任這些部隊的人。
據長孫無忌所知,他的另一位親外甥李泰,同樣擁有自己的私人軍隊。
其他大臣低眉順眼,暗自讚賞房玄齡的話。
房玄齡竟敢在眾目睽睽之下,公然提出這個話題,膽量非同小可。
從前的房玄齡並沒有如此大膽,這次是否因為去了涼城,受到了李恪的刺激?
“好了,你們都不許再議論了!”
李二緩緩口,語氣中透露著明顯的怒氣。
這些大臣和皇子,沒有一個能讓朕省心!
“那些挖苦別人的話,先放到一邊。現在最重要的是,考慮朕是否該親自去見李恪。”
李二自信親自前往涼城毫無風險,相信李恪沒有那個膽量害他。
就像他當年發動玄武門之變,即便優勢巨大,也不敢對父親李淵下手一樣。
想要稱帝的人,即使道德標準不高,也不會無端揹負弒父的惡名。
中國曆來以孝道治理天下,弒父之人無法凝聚人心,登上皇位。
長孫無忌:“陛下絕不能輕易涉險,大唐的江山全靠您啊!”
段志玄反駁:“我認為前往涼城並無不妥,單憑大唐與李恪的實力差距,就足以讓他不敢輕舉妄動。”
即便拋卻李二與李恪之間的父子情分,當兩個國力懸殊的國家進行交流,實力較弱的國家絕不敢對強國使者有任何不敬。
小國的統治者越是睿智,便越不會亂來。
目前看來,李恪不僅智慧卓絕,甚至可以說是聰明絕頂。
“臣等附議。”
這次,房玄齡沒再多說,不過大部分朝臣都已站在他的一方,認為李二前往涼城並無不妥。
陳師節:“若陛下決定前往涼城,臣願意陪同前往,並保證陛下安全無虞。”
李二看群臣齊心協力,滿意點頭。
他內心也是偏向親自過去的,雖然對李恪的情感複雜,憤怒與怨恨交織,但欣慰之情也油然而生。
這正是他想要親赴去涼城的原因。
再者,段志玄說的對,如今李恪所建立的軒轅與大唐國力相差甚遠。
只要李恪不傻,就不會輕易與大唐發生大規模衝突。
此外,李二對自己的識人能力也很有信心。
即便李恪與他勢不兩立,但他之前評價李恪與自己最相似,絕非信口胡說。
單從目前情形來看,他的這些兒子們在他面前猶如老鼠見到貓,輕易不敢有所冒犯。
即便李恪遠走他鄉,李二也不相信他會弄死自己。
畢竟,這涉及到嚴肅的政治問題。
“就這樣定了,朕帶房玄齡、陳師節、侯君集去涼城一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