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朕認錯了把電交出來

第54章 出使回來

李恪沒有為難房玄齡,安排人護送他離開,以禮相待。

與此同時,李恪通知底下人,加大對大唐的監控力度。

……

安州。

李二和文武已在此等候多時。

大軍停滯不前,士兵們士氣低迷,他們本期望戰場立功,榮歸故里。

然而抵達前線後,卻平靜地駐紮了半個月,每天只能枯燥訓練。

李二等人看在眼裡,心中焦急。

如此龐大的軍隊駐紮安州,對當地的糧食消耗巨大。

從內地運輸糧食到前線,途中損耗也不可小覷。

大唐國力雖強,但長期如此消耗並非良策。

終於,一個親衛過來彙報。

“陛下,房相回來了。”

聞言,眾人的心情終於有所舒緩。

然而對於房玄齡此次出使的成果,大家心中都忐忑難安。

若能成功調解李二與李恪之間的嫌隙,這自然是大快人心的好事。

但對於長孫無忌來說,並非如此。

不久,房玄齡疲憊不堪地踏入大唐。

“房卿此行前往涼城,可有取得什麼成效?”

眾大臣的目光齊刷刷聚焦在房玄齡身上。

房玄齡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真相可能會引發李二的雷霆之怒,甚至可能導致對李恪直接進攻。

然而,一路上所見所聞,李恪所建立的軒轅國雖然根基尚淺,但軍備實力不容小覷,並不弱於大唐。

除此之外,房玄齡也不願看到李二背上殺害親子的惡名。

經過一番思考,房玄齡決定對李二稍作隱瞞。

他依舊對李恪抱有希望,覺得李恪有可能回心轉意。

“陛下,依微臣之見,殿下實乃一代英傑!其麾下智囊團更是才智卓越,不輸於我等。”

眾大臣對房玄齡得話感到震驚。

畢竟他是李二手下最傑出的文臣。

除非長孫無忌憑藉外戚身份,否則絕無可能勝過房玄齡。

房玄齡高度評價的人,絕不可能是平庸之輩。

但李恪旗下一次性出現那麼多這樣的人才,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李二更加驚訝,因為按照常理,李恪不可能吸引到如此優秀的人才。

李二已將大部分賢才安排在東宮,以備未來輔佐太子。

李恪是如何將這些人才召集到自己麾下的?

或許,這本身就足以證明他的非凡能力。

李二好奇詢問:“究竟是哪些人才?”

房玄齡恭敬道:“智囊團一共十位人才,其中最出色的三位是徐晗、齊春和於哨。

徐晗性格高潔,治理政務剛柔並施,調和陰陽。

齊春手腕強硬,類似嚴酷的官吏,秉承法家的傳統。

於哨,陛下應該非常瞭解。”

李二沉默片刻。

對於於哨,他確實熟悉,此人曾擔任中書舍人,是他的近臣。

但於哨棄官而走,讓他意外。

於哨投奔李恪,他理解原因。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