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悔不當初,就不應該過早站在李承乾這邊。
事情的發展,如段志玄所預料,有李二的手書,加上李靖和李孝恭的支援,事情解決得異常順利。
李承乾看著緩緩走近的李孝恭,張了張嘴。
“皇叔,我……”
李孝恭不耐煩打斷他,“殿下,回東宮去拔。陛下安然無恙,無需舉行登基大典。”
李承乾的心頓時沉到谷底。
李孝恭根本不給他任何辯解的機會,連最後的希望也被堵住。
李孝恭繼續道:“大家都散了吧,等待陛下回來。”
魏徵等人看著絕望的長孫無忌,滿臉蔑視。
李泰目光一轉,站出來下令:
“立刻將父皇仍然健在的訊息傳遍大唐,取消喪禮!”
之後,李孝恭派人將李承乾押送到東宮,嚴密監管。
至於長孫無忌,鑑於他剛才的表現,非常值得懷疑,於是被安排在家中閉門思過,同時派人看守,等李二回來後再處理。
事情處理完畢,段志玄憋著的氣瞬間消散,暈倒了。
李孝恭有點忐忑,儘管他現在的行為有李二支援,但李二是否會認可,還不清楚,因此不希望段志玄有任何閃失。
幸好,太醫診斷後表示,只是因為情緒劇烈波動後身體放鬆,突然疲勞導致的暈厥。
李孝恭等人這才放下心來,如果沒有段志玄,他們難以恢復秩序,得等到李二親自回來處理,到時他們有可能被邊緣化。
段志玄帶來的手信中提到一個任務,查清楚辱殺案是誰在背後陷害李恪。
很顯然,是太子和長孫無忌在背後操控,但協助他們策劃細節的人也別想逃脫責任。
此外,李二沒有提及太子私軍刺殺他的事情,可能是出於面子的考慮。
李恪對這點,表示嗤之以鼻。
真裝樣子。
又不是不知道誰幹的,直接抓人就是了。
關於李承乾的私軍,李恪覺得,如果李二真的質問李承乾,他必定承受不住壓力招認。
李恪記得,歷史上李承乾與突厥人關係密切,這次刺殺很可能就是突厥人所為。
李二臉色陰沉,看李恪在他面前分析,氣到不行。
最後,李二還是堅持要仔細調查。
李恪對李二徹底失去希望,在這種局面下,他還愚蠢地企圖保住李承乾。
李承乾公然造反,甚至派人試圖殺害李二,但李二還盲目庇護李承乾,愚不可及。
李二的這種行為,更加堅定了李恪推翻他的決心。
曾經,他或許還會考慮到與李二的父子之情,但現在不再這麼想。
偶爾只會擔心自己是否能做得比李二更好。
他打算在李二最膨脹的時候,將他趕下皇位,到時李二的臉色一定非常可笑。
李二心事重重,率領大軍向京城出發。
越接近京城,他內心越猶豫不決。
一開始,他痛恨李承乾,居然敢派人刺殺他這個父皇。
但隨著他逐漸靠近京城,怒氣也漸漸消退。
回想起當年他還沒稱帝,只是秦王時,每天和長孫皇后母子的幸福生活。
李二的心,逐漸柔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