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麾下的人才,個個都不是等閒之輩,玄武門之變遲早會再次上演。
而現在,或許只是李二一人退位,還能保住李恪的兄弟們不受牽連,對大唐的動盪也能控制在最小範圍內。
如此一想,朝臣們大多選擇了沉默預設,就如同當年他們預設李淵退位、李二登基一般。
雖然心中或許對李二有些愧疚,但想到李二對李恪的不公平,群臣們也沒那麼愧疚了。
身為父親,偏心至此,難怪李恪要逼他退位。
若不如此,恐怕李恪就算當上太子,也難以安穩度日。
這次,李恪是鐵了心要改寫大唐的命運!
大安宮。
“太上皇,情況已經明瞭,現在朝政完全掌握在李恪手中。”
一個宦官向李淵彙報了朝中的動盪情況。
李淵聽後,震驚不已。
等回過神來,才放聲大笑。
“好,非常好!恪兒,皇祖父對你寄予厚望,你前途無量!”
李淵原本以為一切已塵埃落定,李恪將成為太子。但出乎意料的是,李二儘管握有優勢,卻沒能妥善處理,最終不得不動用大軍強力鎮壓,正如李二當年對李淵所做的那樣。
在李淵看來,李恪的許多行為並不合格,但他知道治國之道在於用人和得人。
目前來看,李恪的表現相當出色,否則不可能集結精銳大軍。
李淵內心極度興奮,因為他曾被李二殺害兩個兒子,被迫退位。
現在,他看到因果報應,無比暢快。
李恪雖沒殺李承乾,但李承乾的罪行,勾結突厥、刺殺李二,都是不可饒恕的謀逆行為。
李承乾的政治生涯已經終結,李恪決不會給他再次興風作浪的機會。
此時,李淵心情複雜。
一方面,李恪的行為為他出了惡氣,報復了玄武門之變的仇恨。
另一方面,李家兩代人都透過政變上臺,這讓他感慨萬分。
想著,臉上表情也一會兒哭,一會兒笑。
他周圍的宦官們大氣不敢出。
他們跟了李淵多年,瞭解他的心事。
玄武門之變一直是李淵的心結,從沒有解開。
但得知李恪政變的訊息後,算是稍微振作起來。
突然,李淵一陣劇烈咳嗽,咳出了血塊。
這可讓身邊的宦官們慌了手腳,急忙喊著要召太醫。
李淵卻揮揮手,阻止他們。
“我大限將至,不必白費功夫了。”
李淵的話,讓宦官們更加戰戰兢兢,害怕不小心觸怒他。
“從現在開始,你們必須確保不然妃嬪出現在我面前。我要戒掉女色,多活幾天!”
宦官們點頭答應。
“你們都應該明白我的意思,對吧?”
宦官們把頭垂得更低,他們在後宮中爬升至今,還有什麼不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