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朝中動盪不安,訊息想必早已傳入吐谷渾等小國的耳中。
因此,吐谷渾才會如此囂張,聯合諸胡,共同進犯我大唐!”
魏徵這話雖說得委婉,但李恪卻聽得明明白白。
這分明是在暗指自己當初立國,聲勢浩大,才引得李二親率大軍前往安州。
最後讓吐谷渾有機可乘。
如今這局勢,說到底,還不是因為他當初的行動太過張揚?
李恪不爽,但也知道此時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
他深吸一口氣,目光如炬,看向眾人。
還沒繼位,就出現這樣的波動,用腳趾頭想都知道一定會有人指責他得位不正。
要想迅速平息此事,必須派李靖出征。
但他擔心李靖是不是會故意拖延。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李靖年齡太大了,將近七十,讓他出徵吐谷渾並不合適。
儘管如此,李恪仍然詢問他對戰事的想法。
李靖當然渴望戰功,當即請戰。
李恪笑了笑,“衛國公,你已至暮年,馳騁沙場之路難免坎坷。不如安居京城,享受天倫之樂。我有意籌建一所武學聖地,未來的大唐戰將將從此地崛起,還望國公能屈尊擔任武學校長一職,將你的智慧與勇武傳承於世。”
李靖聞言,心中的戰意漸漸平息。
雖然親自披掛上陣快意恩仇,但能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於大唐未來的棟樑之才,也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美事。
經過一番考慮,李恪最終決定派李績掛帥,出征吐谷渾。
他將從涼城帶回的三萬精兵一分為二,盡數交到李績麾下。
同時,雲圖也被調撥到他麾下,讓雲圖在戰火中歷練成長,日後論功行賞。
訊息一出,陳師節按捺不住了,直奔李恪面前。
“殿下,末將也願為國效力,出征吐谷渾!”
李恪被他纏得無法脫身,只好答應。
“行,你即刻前往李績將軍處報道,共赴國難,建功立業!”
一時間,英雄豪傑摩拳擦掌,準備在大唐的遼闊疆域上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篇章。
李恪則是焦慮不已,吐谷渾選擇的時間對大唐極為不利。
大唐剛調動五十萬大軍,雖然這些大軍在安州駐紮了一段時間。
雖然沒有真正開戰,但消耗的糧食是實實在在的。
李恪帶領四萬人進入京城,一路上的消耗也不少。
朝廷未必能提供足夠的錢糧支援李恪繼續這場戰爭。
但目前的情況是,李恪不得不戰。
戰爭是解決矛盾的有效方式。
李恪的地位暫時也不穩固。
如果能在接下來的戰鬥中表現出色,贏得勝利,他的地位將得到鞏固,雲圖很可能會成為他麾下晉升最快的女武臣。
這主要是因為她運氣好。
相比之下,王子虎恐怕還在草原上盲目徘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