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忙完一大堆瑣事的李恪,剛想喘口氣,一個內侍就急匆匆湊上來,給他彙報了大殿剛剛發生的大事。
李恪眉頭一皺,李二居然親自來了,還訓斥了他母后?
他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不過話說回來,李二親自過來,對李恪來說還真是個好訊息。
之前李恪就看出來了,楊淑妃心裡還是想著回到京城的。
但因為顧慮李恪,才特意和房玄齡劃清了界限。
那時候,李恪心裡就有了個大膽的想法。
李二不是御駕親征了麼?
如果趁著他不在京城,把他給抓了,是不是就能一路打回京城?
或者乾脆挾天子以令諸侯,班師回朝,藉著手中的兵力和大唐皇子的名頭,逼李二退位?
想想玄武門舊事,李恪覺得,這樣一來,大唐那些反對自己的聲音肯定會小很多,也能讓大唐保留元氣,避免中原陷入混亂。
而現在,李二居然自己送上門來,這簡直就是在給李恪送機會啊!
真不知道李二是怎麼想的,兩軍交戰之際,他還敢親自來冒險,狗膽子也太肥了吧!
李恪琢磨了一下,決定還是先去見見李二,聽聽他到底想說什麼。
雖然不管他說什麼,都改變不了李恪要軟禁他的決心。
但李二有說話的權利,李恪是需要尊重的。
畢竟,他是自己的父親。
想到也快到飯點了,李恪猶豫了一下,讓人把李二他們帶著一起吃頓飯。
不過,在做這個決定之前,李恪還是跑到楊淑妃的宮殿裡,問問她的意見。
楊淑妃本來還在那兒生悶氣,覺得李二不可理喻。但聽了李恪的想法後,楊淑妃最終還是同意了。
說到底,李二是李恪的父親,能緩和下關係也是好的。
楊淑妃不是不懂事理的人。
她明白,就算李恪真的在曼族這塊地方紮根了,和大唐的關係也非常重要。
雙方體量相差太大,又隔得這麼近,要是沒有足夠的實力,肯定不能跟大唐翻臉。
楊淑妃點頭,李恪心中大石落地。
其實不過就是場面上的把戲,讓李二在曼族享盡榮華富貴,而他則在暗地裡調兵遣將,讓牛忠河王子虎率領大軍將唐軍圍住,再散佈些謠言攪亂人心。
到那時,大唐的江山,還不是手到擒來?
沒等多久,李二帶著大臣,趾高氣揚直奔餐桌。
說實話,李恪一直對唐朝的分餐制不太感冒,一人一桌,冷冷清清,毫無家的溫馨。
但在大唐,他也不好擅自改動。
如今到了自己地盤,一切由他說了算,大圓桌擺起。
楊淑妃對此沒有異議,眾人依次入座,氣氛溫馨而融洽。
李二一見這場面,臉色就有些不好看,心中暗想:這哪像是皇家子孫的作風?
但人家請吃飯,他也不好多說什麼。
李恪才不在乎李二怎麼想,他覺得自己的地盤自己做主,合情合理。
剛坐下,李二就發現了不對勁,怎麼桌邊還坐著兩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