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朕認錯了把電交出來

第75章 必有蹊蹺

李恪在京城的好名聲,由此蕩然無存。

“聖天子竟遭李恪這叛賊謀害,我以前看錯了人!”

一些熱衷八卦的人聲稱掌握可靠訊息,列舉出李恪過去的惡行。

太子曾為兄弟的聲譽,所以隱瞞李恪的罪行,但李恪並沒有悔改,反而與大唐對抗,最終謀害了皇帝。

李承乾是這樣宣傳的,因為李恪掌握軍隊的來源難以解釋,不如將責任推出去。

接下來,李承乾只需等待李二的遺體返回京城下葬,即可登基稱帝。

幾天後,李靖帶領大軍返回京城。

李二的“屍體”也被帶回來了。

李承乾親自率領群臣,在京城城外迎接。

一路上哀嚎不斷。

當李靖將李二的遺體交給他時,李承乾悲痛欲絕,淚如泉湧。

站在他背後的長孫無忌,對這個外甥有了新的認識。

演技的確高超。

如果不知道事情的全部經過,他可能也會被李承乾的表演所欺騙。

之前有些人並不完全相信李二已經去世,但當他們看到裝有李二的棺槨時,終於情緒崩潰。

他們憤怒地詛咒李恪,不斷有人向朝廷請求處死李恪。

李承乾見狀,極為滿意。

他的計劃已成功一半,接下來只需親信出手,一舉攻下軒轅國,拿回屬於大唐的領土。

李承乾不再虛偽,等李靖率領外駐大軍返回京城後,立刻在長孫無忌的支援下宣佈暫時接管朝政,等到擊敗李恪,再正式登基。

這一舉動,打的李泰等人措手不及。

速度之快,出乎他們的預料。

他們自從得知李二遭遇變故的訊息後,便開始籌備。

但對比李承乾,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眾人見左武衛大將軍站在李承乾那邊,即使心中不滿,也只能暫時壓制。

此外,李承乾暫時管理朝政,得到了法統支援。

他之前便是太子,又有身份監國。

既有名分,又有實力,掌控朝政理所當然。

隨著李承乾的崛起,他釋出的詔書迅速傳遍大唐各地。

“殿下有令,李恪犯上作亂,謀害君父,限一月內重整軍隊,蕩平軒轅國,斬賊首級,懸於先皇陵前!”

此令一出,各地百姓紛紛激憤,爭相報名參軍,誓要捉拿李恪。

李靖返回自己家,無論誰執政,他都不參合,這與他的原則有關,不表態站隊。

說真的,當前局勢出乎他的意料。

雖然身經百戰,但對朝政感到奇怪。

李承乾的行為,更是奇怪。

李靖直覺告訴他,這中間必有蹊蹺。

李承乾打算進攻軒轅國,捉拿李恪,卻選擇一個無名的突厥將領,很詭異。

朝廷不乏傑出將領,李道宗、程咬金、尉遲敬德等人,都可供選用。

李承乾卻忽略他們,偏要用突厥降將?

初看李承乾的舉動無懈可擊,但李靖起了疑心,寄希望於安州能帶來新訊息,以更清晰地理解當前局勢。

李二那邊。

得知全軍縞素,還找到了自己的屍體……

李二先是驚愕,隨後憤怒,急忙喊房玄齡等人商討要事。

原本李恪已計劃安排陳師節等人才進入軍中體系,然而李二遭遇意外,此事自然擱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