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層貴族?該清洗的清洗,絕不手軟!
底層百姓?集村並寨,傳授漢學,讓他們感受大唐的智慧。
在他眼中,大唐與周邊的胡人關係,絕不是簡單的民族矛盾、政權矛盾所能概括。
階級矛盾,是那把隱藏在暗處的利刃。
胡人各族看似一個整體,實則內部早已四分五裂。
上層與底層之間的鴻溝,比大唐還要深。
對底層的剝削與壓迫,更是令人髮指。
大唐雖對胡人實行懷柔政策,時不時賞賜些財物,但這些賞賜大多落入首領之手,底層百姓連湯都喝不上一口。
於是,首領便趁機煽風點火,說大唐如何苛刻對待他們。
底層胡人一聽,信了,紛紛跟著起鬨。
這些首領,一邊從大唐撈好處,一邊又鼓動底層鬧事,煽動他們的怨氣,時叛時降,玩得不亦樂乎。
在古人眼中,這或許還能接受。
但在李恪這裡,全是逆臣賊子,必須清洗!
至於李恪打下的曼族,已然煥然一新!
經過整編改組,曼族的軍隊全然直屬李恪麾下,胡人首領無法插手其中。
他李恪發放的糧餉,給每一位士兵的都很到位。
各個對李恪心悅誠服,作戰時士氣如虹,與大唐召來的胡人僱傭兵是雲泥之別!
李恪心中豪情萬丈,暗道:“是時候將大唐的制度,播撒到周邊的蠻夷之地,讓他們嚐嚐上國光芒的照耀!”
然而,說歸說,其中的艱難險阻,又豈是三言兩語能解決的?
人力物力,全是巨大挑戰。
如果不是楊廣留下的部分人馬和錢財,李恪又怎麼可能將涼城打造成世外桃源,給了他翻盤的機會?
不過,李恪心中自有計較,他的首要目標,是擴張大唐的軍事霸權,也要為即將到來的嬰兒潮,做好萬全準備!
李二這群人壓根不知道嬰兒潮的恐怖。
但李恪作為穿越者,心知肚明。
每當國家從大亂走向大治,總免不了休養生息,孩子會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如果政府不主動安置,孩子多了,自耕農養不起,再遇上天災人禍,百姓只能溺嬰。
李恪不想看到這一幕發生,他要讓大唐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滿生機與希望!
自隋末亂世到現在,已近二十年。
首批亂世嬰兒已長大成人,而更多的,是半大小子,正是最會吃的時候。
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根本過不下去。
李恪嘆息,瑣事如麻,纏繞心頭,連處理政務的效率都大打折扣。
他鬱悶到不行,索性丟下奏摺,走出御書房。
就在這時,內侍匆匆而來。
“殿下,孫思邈孫神醫來了,正為皇后診病。”
李恪聞言,微微皺眉,想了想,決定去看看。
主要是他有一件事想和孫神醫商量,就是醫學教育的事情。
大唐醫學如果能發展起來,是為民造福。
剛踏入囚禁李二的宮殿,就聽見孫思邈和李二討論皇后的病情。
“娘娘的病,若是早些請大夫……然而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