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在這個時候,西洲傳來訊息,西洲內陸各國全部淪陷,包括大妹國在內。
威遜王頓時就猶豫了,該不該再出兵西洲?
如果這個時候選擇出兵,固然是師出有名,為西洲各國復仇,但也等於是全面向大唐開戰。
跟大唐全面開戰,威遜王並不怎麼害怕,因為北洲國眼下穩定,幾乎人人都是同仇敵愾,是以北洲國的實力並不在大唐之下。
只不過呢,這不是威遜王的打算。
威遜王的打算是,李泰先造反,大唐內亂,然後北洲國再動手。
不然的話,若是北洲國先跟大唐開戰,以李泰的那個陰險,很可能會坐山觀虎鬥。
一旦北洲國與大唐陷入戰鬥之中,應該會是兩敗俱傷的可能性大,而李泰的意思就是坐山觀虎鬥,然後坐收漁翁之利。
所以,只要李泰不動手,威遜王不打算主動向大唐開戰。
除非,唐軍主動攻擊北洲國的領土。
當然,以威遜王的猜測,李恪絕對不會主動跟北洲國開戰,只會先將大遼這釘子拔了,然後再跟北洲開戰。
不得不說,威遜王的這個打算,絕對是上上之策。
而且,這是陽謀,不管是李恪,還是李泰,都能猜到。
李泰能猜到,又有什麼辦法。
不然的話,一旦惹怒了威遜王,斷了熱兵器來源,他建立的私軍的軍事實力就只能是止步不前了。
李恪能猜到,也是沒有好的辦法化解。
因為滅族之策,唐軍想要拿下北洲國,絕對會付出相當大的時間和代價。
而對於李恪,當然也知道威遜王的打算,但他也是別無選擇。
畢竟,在仁政的輔攻之下,李恪拿下大遼會事半功倍,花費的時間不會太長。
只能大唐的北線能夠抗住北洲國的攻擊,等李恪將大遼國和內亂搞定之後,便可全力與北洲國一戰了。
所以,他們之間的關係,絕對是相當得惟妙惟肖。
當然,海岸線主將派人將末時克城,至少需要好幾天的時間。
李恪南返,可不會等威遜王的指令來到這裡。
涼城外三十里處。
涼城城主齊天仇為首,帶著官員,等候著李恪一行的車駕。
小半個時辰後,李恪一行的車駕出現在齊天仇的眼中。
齊天仇眼睛一亮,卻沒有吭聲。
後面,倒是有人沉不住氣,喊了一聲:“唐皇陛下的車駕來了。”
幾乎所有人,趕緊又正了正自己的衣冠,有的還讓同僚幫著看看。
等了小半個時辰,略有散亂的陣型再次排列有序,幾乎可比軍隊了。
不多時,李恪的車駕就來到了眾人的跟前。
在齊天仇的帶領下,所有人都跪下。
“臣等,拜見陛下,恭賀陛下平定西洲,凱旋而回。”
李恪來到齊天仇的跟前,將他們攙扶起來,笑著說道:“諸位愛卿,都平身吧。”
“多謝陛下。”
秦菲兒等人都在車裡,並不會下車,齊天仇等人也就免了單獨參拜。
李恪感慨道:“涼城可是朕的發家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