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餐,三人便乘坐三角雞來到了工業園。
這次不同於在省內,三人在粵省都屬於沒有關係也找不到路,只好一一登門拜訪去找路。
彼時,G城的工業園區規劃約為427.78公頃,也就是4.28平方公里。
有多寬呢?
相當於600個標準足球場,1足球場≈7140㎡。
這麼大的工業園區,莫說是謝妍,就算是馬耀和鄭仕裕也是第一次看見。
鄭仕裕由衷的感慨,內陸發展已經差不了香港許多了,甚至有些慶幸自己提前來內陸投資。
謝妍多加了點錢,包了一個三角雞師傅一整天。
三角雞師傅就這麼帶著三人在工業園區裡面挨家挨戶的找,但凡看見一家紡織產業的公司都要進去拜訪一下。
三人都記不清楚到底跑了多少家企業,也不知道受了多少白眼和歧視。
鄭仕裕都有點繃不住了,起初還有人因為他是港商,給幾分薄面。
但是一聽說他投資的是內陸,尤其是位於西南地區的S省,都覺得沒有談下去的必要。
的確,他們的原材料很便宜,生產出來的棉線也很便宜。
但是架不住物流貴啊,彼時龍國還沒有完整的物流系統,至少內陸的物流是接近空白。
將棉線從G城運往N城的代價,比棉線本身要貴上許多。
馬耀都已經沒有半點脾氣了,鄭仕裕氣得臉紅脖子粗。
謝妍擺擺手,無所謂。
她堅決要把整個工業園區跑完才行。
也不知道跑了多少家,總算是有一家名為優越的棉線生產廠家,老闆是六十歲的中年人,管事的是他的兒子,約莫三十歲的小老闆。
在那個年代,十七八歲生孩子的不少,三十歲才生孩子的,更少見。
老闆很喜歡自己的兒子,小老闆叫黃悅,是個女孩。
女企業家很少見。
黃悅面對三人時,始終保持著不卑不亢的從容氣度,她靜心聆聽,直至謝妍詳盡地剖析完棉紡行業的現狀與未來展望,全程未發一言,盡顯沉穩。
她的目光中,對謝妍悄然生出幾分興趣,但商場如戰場,豈容兒戲。
謝妍提出先供貨後結算的合作模式,這樣的條件對於資金雄厚的大廠而言或許尚可接受,然而時下正值金融危機肆虐,經濟形勢每況愈下,就連國企也難逃倒閉潮,她又怎敢輕易將信任託付給一家剛經歷改制、底細未明的私企?
黃悅端坐在會議室的主位之上,手中輕握著搪瓷杯子,“謝代表,你的見解獨到且富有遠見,我深表贊同。但作為供貨商最令人擔憂的莫過於貨款回收無門。”
“金星紡織廠雖有國企背景加持,又有鄭老闆鼎力擔保,可眼下的經濟局勢,想必你也心知肚明。”
話音未落,馬耀便急不可耐地插話,滔滔不絕地宣揚起金星紡織廠的國企實力,全然未覺黃悅眉宇間已掠過一絲不悅。
謝妍眼見黃悅神色漸顯不耐,終於亮出了自己的底牌,適時打斷了馬耀那滔滔不絕的介紹。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