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慶帝伏在御案前,不停的批閱著奏摺。
這段時間,山海關告急,西北不穩。
蒙元趁火打劫,南下擄掠。
邊關各地要錢要糧,朝廷負擔極重!
太子南下籌糧困難重重。
那些該死的江南士紳獅子大開口,竟然敢向他提條件!
尤其是甄家,竟然向他要兩淮巡鹽使的官職。
他們想幹什麼,把控了江南織造局,還要再把控江南鹽政嗎?
真把自己當做江南的土皇帝了!
永慶帝恨不得即刻下旨,將這些亂臣賊子通通抄家滅族!
奈何如今形勢不允許啊!
罷了,暫且讓太子周旋一二,等邊關安穩下來,再騰出手來收拾他們!
永慶帝煩躁的將一封封求援奏摺扔在一邊,疲憊的捏了捏眉心,閉著眼睛輕聲問道:“山海關局勢如何了?”
旁邊的心腹太監剛想回話,殿外的小太監就匆匆進來回稟。
“陛下,大喜事啊!山海關大捷,額吉被斬,朝廷大勝建奴!”
永慶帝目露驚愕,豁然起身。
這一日,山海關一封捷報震動了整個京師!
大街小巷無數人彈冠相慶。
建奴潰敗,朝廷大勝!
他們不必再擔心神京城的安危,不必背井離鄉,南下逃難了!
隨著捷報內容漸漸流傳出去,所有人都知曉了梁王羅暉的蓋世之功。
梁王再不是那個任人擺佈的棋子,而是漸漸成長為聞名天下的梟雄!
永慶帝心情複雜。
一方面,他驕傲於自己的血脈小小年紀便如此耀眼。
另一方面,他畏懼羅暉的武勇,生怕這個不受控制的孽障會學李世民,突然發難,殺兄逼父,覬覦皇位。
在這種複雜矛盾的心理影響下,永慶帝決定立刻召回羅暉,不能再讓他領兵在外了!
而後,皇城司指揮使被永慶帝叫進皇宮臭罵一頓。
永慶帝質疑皇城司為何沒能察覺到梁王的異常,為何沒能發覺梁王在外供養了一支重甲私軍。
皇城司指揮使百口莫辯,盛怒的永慶帝差點讓人將他斬首示眾。
“朕給你最後一次機會,不惜一切代價,把老二這些年的小動作全部查清楚。”
“若再有疏忽,你就不必再來見朕了!”
皇城司指揮使飛快逃出皇宮,劫後餘生般呼吸著宮外的空氣。
努力平復了心緒之後,皇城司指揮使立刻來到衙門,不停的動作起來。
皇城司指揮使確信,梁王在皇城司絕對有內線。
要不然那麼多鐵騎,怎麼可能瞞過皇城司的眼線,悄悄蟄伏起來呢!
這個時候,皇城司指揮使是驚怒交織,心裡不停的做著推演,力求找出這個該死的內鬼!
在皇城司動作不斷之時,幾座王府也開始行動起來。
如此兇猛的皇子,實在是讓人寢食難安!
為了大家的未來,此子斷不可留!
想必宮裡那位也不會反對,這個時候越快下手越好,遲疑不得!
在各王府動作頻頻之時,永慶帝早已收到訊息。
果不其然,永慶帝沒有阻止諸王的行動。
可見,他心中對這個膽大包天的兒子也已經容忍到了極限。
戰爭的硝煙剛剛過去,皇族的爭鬥便捲土重來。
朝中的重臣都感覺到了風雨欲來的氣息。
這幾日整個朝堂都安靜了不少。
唯有賈家不知收斂,分外跳脫,大擺宴席,到處宣揚梁王功績,惹得宮裡和各王府十分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