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宣武門之變後,永慶帝便再沒有出現在朝堂上。
梁王羅暉受命監國,欽天監在太上皇的旨意下,也開始挑選良辰吉日,籌備新皇登基。
大周看似風平浪靜,但處處都瀰漫著肅殺的氛圍。
衍王逃去了江南,在甄家等舊部的支援下,在金陵密謀起事。
先太子雖被太上皇送走,但其朝中勢力仍舊存在,暗中勾連,意圖將舊主迎回,擾亂朝綱!
邕王府和懷王府也不是沒有動作。
異姓王和勳貴坐看皇室爭端,擇機而動,賊心不死。
朝中各派黨同伐異,爭鬥激烈。
邊境動盪,年庚曜生死未卜,埋藏禍患。
蒙元和建奴更是虎視眈眈,靜等良機南下入侵大周。
東南倭寇屢屢上岸,燒殺劫掠無惡不作!
地方官府陽奉陰違,毫無作為!
大周內憂外患,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絕境!
此時,羅暉隱隱明白,為何太上皇會推他上位。
如今的大周,太需要一位乾剛獨斷,手腕鐵血的暴君重整秩序了!
羅暉滿心無奈,他本不是個嗜殺之人,奈何局勢所迫,不得不下死手!
既如此,那就殺!
殺到天下膽寒,殺到再無人敢反抗他為止!
羅暉拿起手邊的摺子,怒火層層翻湧,身後的天子劍已經飢渴難耐!
邊關譁變,軍餉拖欠日久,士卒群情洶湧,懇請朝廷速速撥付軍餉,以解邊關之急!
黃淮水患,堤壩年久失修,懇請朝廷調撥糧餉迅速整治。
江南反賊齊聚,百姓苦不堪言,懇請朝廷速派大軍鎮壓,以安民心。
……
這麼多摺子,總結起來只有兩個字。
要錢!要錢!還是特麼的要錢!
可國庫呢?
只有不到二百萬兩銀子!
堂堂大周,地廣人稠,稅賦只剩下這麼點,何其可笑!
朕的銀子呢?
羅暉拿出錦衣衛蒐羅來的名單,殺伐之氣再也壓制不住!
好啊,這可真是大周跌倒,官員吃飽!
賈家寧榮兩府窮奢極欲,花錢如流水。
可比這些自詡清正的文官,要老實收斂多了!
羅暉閉上眼睛,緩了許久才壓下沸騰的殺意。
“來人,召內閣閣臣和六部主官來養心殿議事。”
不急,他才剛剛上位,有的是時間跟這些蛀蟲慢慢玩。
……
皇宮文淵閣。
內閣的五位閣臣在此辦差。
首輔韓琦是太上皇心腹老臣,為官四十餘年,門生故吏遍佈天下,是太上皇把控朝政的樞紐。
次輔嚴正道,永慶帝心腹,帝師,極有城府。入閣不過十年,就能與韓琦分庭抗禮,是個能臣,更是個滿腹算計的老賊。
閣臣張景玉,為人踏實能幹,資歷深厚。雖然從不站隊,但因多年在翰林院和吏部做官,門生眾多,勢力不容忽視。
閣臣蕭欽言,江南大族出身,與甄家頗有來往,善弄權術,被朝堂清流稱之‘奸宦’,名聲譭譽參半,被永慶帝不喜,多有打壓。
閣臣吳岐,皇后孃家吳家旁支,被永慶帝硬捧進內閣,存在感最弱。
羅暉一朝得勢,內閣風起雲湧。
蕭欽言和吳岐自然對羅暉十分抗拒,多次鼓動朝臣反抗羅暉,迎永慶帝復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