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的規劃其中300畝用於建設電子產品生產工廠,另外300畝用於建設辦公樓、研發中心還有宿舍。
我們已經向八家公司發出設計邀請,他們也已經把粗圖發給我們了,待會你們看看他們規劃有問題沒有。”
就在這個時候辦公室木門被人敲響,隨後諸葛睿扭開門鎖走了進來,他把幾家公司報價和粗圖遞給沈浪。
沈浪從諸多圖紙中挑選一張出來:“目前我個人比較喜歡這個公司設計,當然也不一定說我的喜好是對的,畢竟我沒有做過這行不是很專業,我需要你們為我提供專業的意見。”
說完沈浪也是拿起那張寫有報價的A4紙看了起來。
從報價上來看幾家公司的報價大同小異,想來他們為了搶單已經將價格壓到最低,畢竟這種單子做一單可以吃三年了。
林昊俯身仔細審視了桌上的設計圖紙片刻,眉頭微蹙,抬頭問道:“沈總,咱們這廠房,目前規劃是隻承擔主機板生產和整機組裝這兩塊?像電腦機箱、散熱器這些外設零配件,納不納入這邊的生產線?”
沈浪倚在寬大的皮椅靠背上,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肯定地回答:“不納入,廠房專注於主機板生產和組裝。其他所有零配件,全部採取外購模式。”
林昊聞言,目光再次落回圖紙上,手指在“綜合樓”和“研發中心”的區域比劃了一下:“如果確實如此,沈總,我有個建議。不妨適當壓縮綜合樓和研發中心的空間,把這部分縮減出來的面積挪用到建設儲存倉庫上。
這樣一來,核心生產區域——也就是廠房裡,就能安排更多生產線和工人,一旦遇到產能的瓶頸問題,就能有效緩解了。”
沈浪身體略微前傾,目光銳利地看著林昊,丟擲一連串問題:“按你的方案調整後,廠房最終能容納多少工人?壓縮後的綜合樓,又能容納多少辦公人員?
這麼多人,配套的宿舍區能吃得消嗎?目前宿舍樓的設計,我可都是按標準的四人一間計算的。”
林昊眼中閃過一絲不解,他微微側頭,試探著問:“沈總,容我冒昧問一句,綜合樓的原始規劃面積這麼大,是不是還有其他的考量?”
沈浪靠在椅背上,視線投向窗外,彷彿看到了未來的藍圖:“嗯。等那邊的綜合樓建好以後,我集團的軟體開發公司也整體遷移過去。五年內,軟體公司的人員規模預計會增長到上萬名。”
“上…上萬人?!”林昊下意識地吸了口氣,幾乎能聽到他喉嚨裡輕微的抽氣聲。
這個數字帶來的衝擊力,遠超他之前的設想——軟體公司的規模竟要遠超這座電子工廠!
短暫震驚後,林昊迅速壓下情緒,思維敏捷地指向圖紙,提出方案:“沈總,如果是這樣,倒不必大範圍調整。
只要在現有的綜合樓基礎上,往上加建一層,空間問題就基本解決了。這樣最佳化後,工廠區域的生產工人容納量能達到8000人左右。至於宿舍壓力…可以將標準間從四人間調整為六人間。
這樣一增一減,所有人員安置需求都能滿足,規劃也更集約。”
沈浪臉上掠過一絲憂慮:“六個人住一間?會不會太擁擠了?影響員工休息質量?”
林昊似乎早有準備,解釋道:“沈總不必擔心。按照未來滿負荷運轉、訂單充沛的預期,工廠必然實施兩班倒的工作制。
錯開班次的情況下,宿舍的使用率會被平攤開,實際同一時間在宿舍休息的人數會減少一半。擁擠感自然就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