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國培想到這裡忽然想起了一種可能,林如海的這個巡鹽御史,是真的也是假的。
為何又是真又是假呢?
是真的,是代表這個巡鹽御史的職位在揚州是有用的,在揚州可以說是說一不二!
但按照慣例,巡鹽御史在揚州多則一年,少則幾個月完成事就很快回去了。
像林如海這樣一連待了六七年的這個就是罕見,甚至說是開天闢地以來的頭一例。
所以由這裡開始,林如海也漸漸明白了一點,那就是自己的御史這個職位只在揚州管用,離開了揚州那就是個屁。
自己除了巡鹽御史這個職位還有一些其他的兼職,但這些兼職有什麼卵用?
林如海想著如果自己只在揚州待一年,或者最多最多待兩年的話,哪怕離開揚州回京,一些官員也不會對自己表現出排斥。
但偏偏林如海待了六七年!
林如海如果只在揚州待幾個月,大家都是會知道這是潛規則。
哪怕林如海在這幾個月鬧得再怎麼厲害,再怎麼嚴重。官員們也不會表示有什麼。
因為都知道新官上任三把火,都知道林如海會給我表現的這麼急切,只要林如海在揚州沒有搞一些根本職業,這些官員也不會在乎。
如果林如海在揚州待一年,這群官員也會表現的理解,但此時的林雲海就要有一些束手束腳,不能搞得太過分了。
頭幾個月林如海初來乍到,新官上任三把火,鬧得滿城風雨,他們表示理解。
再來到這裡一年了,也該學會收斂了,知道有的事情能做,有的事情不能做,但有些事情哪怕不能做也得做。
只要林如海懂得這些,哪怕林如海乾的有些過分,這些官員也不會說什麼。
如果林如海待了兩年,一些利益損失慘重的官員,會憤憤不平,知道林海換了自己的利益,想要搞一些小動作。
但是礙於當時鼎盛的榮國府,還有當時的林如海當時正是風華正茂,權利滔天的年紀,他們也只會背後區區跡象。
真正搞暗殺他們是不敢的。
林永海如果幹了兩年多一點,他們也不會說什麼,但換句話說林如海乾的是幾個月嗎?不是是一年嗎?不是是兩年嗎?不是是兩年多一點嗎?也不是。
答案是六七年甚至更久。
而此時,兩位皇帝的爭權奪利,榮國公府的衰落,都代表著林如海的靠山倒閉了。
而此時林如海的災難才剛剛來臨。
如果這個時候皇帝把林如海調回來,大家也不會說什麼,也不會再報復,偏偏這個時候兩位皇帝都默契的把林海待在了原位,讓他繼續當這個靶子。
時刻接受暗殺,唯一的獨苗都險些保不住。
此時林如海別說效忠了,恨死兩位皇帝的心理都有了。
古代講的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可見古代對於孩子有多麼大的執念。
而且林如海祖上都還是單傳,對於孩子的執念不是一般的世家可以理解的,但偏偏就是這種情況下,林如海的孩子出生一個夭折一個,出生一個夭折一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